第二十三回 当街叫卖(2 / 2)
“那……今天晚上谁陪我啊?”
貂婵瞪了陆仁一眼道:“我和贞妹你就别想了!关系才刚刚好上一些,你要是插进来那搞不好就前功尽弃。不是还有文姬吗?你去找文姬啊!”
“可是、可是我让文姬和小兰睡在一起了啊!”
貂婵笑道:“哦,那我就没办法了!你自己一个人睡吧。实在不行,你不是还有一个大抱枕吗?抱着枕头睡也一样。”
“……”
陆仁在无语中望着貂婵飘然离去,心中无奈的叹道:“唉,这tmd叫什么事儿?我现在老婆三个,到头来却还得自己一个人睡。怎么突然有一种现代社会里被老婆罚做‘厅长’的感觉?一个人抱着大枕头?周华健的那首歌是怎么唱的来着?哦,想着你的黑夜,想着你的容颜……”
胡乱的哼了两句,陆仁再次抬头望向星空,脸上却笑得有些怪异。
————————————————————
襄阳城的某处繁华街市。
不能否认这一时期的襄阳城在刘表的治理之下,其实正处在一个黄金时期,往来的人流使得襄阳街市十分的热闹。
而在这热闹的街市之中,忽然飘散出了一股直刺人鼻的怪异气味。但虽然是直刺人鼻,让人忍不住鼻中生痒,但却绝不是什么难闻的气味。正相反。这种气味应该归入食料的香气,在刺入了人们的鼻中之后,就让人忍不住口中生出了不少晶莹的哈拉滋。
但凡是人,基本上就都喜欢凑个热闹、看个新鲜,而在川流不息的街市之中,喜欢凑热闹的人的比率数值。那更会高得可怕。现在在街市之中突然飘散出了这种前所未闻的怪异香气,但凡是有点八卦之心的人,都会下意识的去寻找这种怪异香气的来源。
而很快的,人们就围拢在了街市中一间大商铺前的空地上。再看这块空地上不知何时架起了几个大灶,旺盛的灶火自然不必多提,灶旁的炊厨却都戴着大口罩……是的,是大口罩,手中正在奋力的翻动着手中的大木铲,铲动着灶火上三尺大铁锅中的食料。而街市中那怪异的香气。正是铁锅中的食料所散发出来的。
没过多久,已经有炊厨把锅中的食料翻炒好,然后便将这一大锅的食料出锅到了硕大的木盘之中,再由伙计把这一大盘的食料放到了旁边的长条桌案上。
围观的人群望着一盘接一盘被放到长条桌案上的食料……现在应该说是菜了,反正那红红绿绿的菜样,看得众人都不解其意。而在这时,商铺之中另有伙计把数筐洗净切好的那种食料端了出来。而炊厨在将锅中的豆油烧热之后向伙计一点头,伙计就会将筐中的食料一股脑的倒入锅内的沸油之中。再随着那“嘶啦嘶啦”的沸油遇水的暴裂之声。先前那股怪异的香气又一次的在街市中飘散而出。
就在人们越发的不解其意的时候,商铺中一个掌柜模样的人站了出来。环顾一礼之后振声道:“各位乡亲父老!这桌案上之物,是我家老爷于海外经商之时,新贩回来的异域食材,名为辣椒……”
没错,就是辣椒。而这玩意儿吧,在现代虽然是很普通的东西。但在汉代的华夏大陆,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珍稀之物。
事实上,辣椒真正进入华夏大陆那还是在明代时期。而据史料记载,贵州、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而普遍开始吃辣椒更迟至道光以后。
再后来中国各地普遍栽培。是中国境内最晚传入却用量最大且最广泛的香辛料。明《草花谱》记载了“番椒”,最初吃辣椒的中国人都在长江下游,即所谓“下江人”。下江人尝试辣椒之时,四川人尚不知辣椒为何物。
有趣的是,辣椒最先从江浙、两广传进来,但是没有在那些地方被充分利用,却在长江上游、西南地区泛滥起来。到了清代嘉庆以后,黔、湘、川、赣几省已经“种以为蔬”、“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择其极辣者,且每饭每菜,非辣不可”。说明川人吃辣椒的历史也就约四百多年。
欧洲殖民主义到达美洲以后,辣椒1493年率先传入欧洲,大约1583年-1598年传入日本。传入我国的年代未见具体的记载,但是比较公认的中国最早关于辣椒的记载是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笺》(1591年),曰:“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的描述。据此记载,通常认为,辣椒即是明朝末年传入中国。
而陆仁呢?陆仁的船队这一时期跑跑东亚大陆的沿海还行,想去美洲找辣椒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有一条,那个“他”当初有收集过大量地球农作物的种子并且进行种植与改良,而陆仁既然已经决定在这头做点什么事,能利用的条件当然不会放过。
所以雪莉在穿过来的时候,有带上一些农作物的种子,反正也不占用什么有限的运载量。而陆仁与雪莉到达夷州是建安六年的夏秋之间,到现在差不多两年了,这些种子也正是完成了第一次的正式收获……(未完待续。)u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