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回 初次见面(2 / 2)
也无怪乎他们会这么想,陆仁近几年从北方弄走并带去夷州大量流民的事他们早都心中有数,明面上甚至还向曹操提出过人**易,用夷州出产的衣甲器杖粮草换取曹操的一些俘虏,只不过曹操还没有答应而已。不过曹操考虑到夷州出产的各类物品质量上乘,又能提供不少精良的物资,就没有把话说得太绝,对陆仁招纳流民的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招来招去陆仁招纳到的青壮很少,多数反到是妇女老人。
鉴于反对派的意见与一系列的推算数据,赞成派也开始考虑当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从徐州等地火速抽调一批船只来补充的意见。不过这一意见被曹操帐下一些生长于沿海地区熟悉船只性能的人给否决了。理由是当时能抽调到的海运船只数量极少,运载能力极为有限,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在两派人员的争论中曹操犹豫了,必竟陆仁提出的这一海运战术在当时来说有着极大的冒险成份。虽然说曹操是个不怕冒险,甚至喜欢冒险的人,但前提是曹操在冒险之前一定会作好充份的准备,把可能会发生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这种性格从曹操在官渡之战时奇袭乌巢就不难看出来,历史中曹操是抽调了手头一半的精锐部队化装成袁军,另一半的部队固守官渡就是在做最坏的打算,也就是万一奇袭乌巢未成,他就要凭着最后的力量与袁绍周旋到底。
现在曹操的主力集中南皮一带,虽然毫无进展但却是最稳妥的战术,从整体大局来看似乎并没有去冒险的必要。后方的几个势力里,西凉马腾方面有钟繇在长安镇守,前不久还授于马腾卫尉一职以示安抚,几年之内不会有什么问题;荆州的刘备在新野发展实力,但考虑到刘表的猜忌之心也不敢太过份,主体上却是以努力的发展经济,只要刘表不死那么刘备也不会有所作为;至于江东孙权……一直很安静。
我的青春带点伤
基于这些因素,曹操也有些觉得没有冒这次险的必要,必竟自己明明白白的处在优势,不像官渡一役是非冒险不可。只是山海关这样的地方不打下来,就肯定会与蹋顿、袁氏兄弟之间形成一个僵持的局面。而这样与之僵持下去何时才能寻到破敌良机,曹操自己心里也没底,万一自己的后方在对峙期间生出些什么变故,后果可就很难预料了。
左右为难之下曹操下令散会,自己拿着陆仁写给他的信在府中后院眯起双眼细细思考。正在这一策的取舍之间犹豫不决,门人忽然来报:“启禀主公,郭祭酒在门外求见!”
“奉孝?快快有请!”
门人领命而去,不多时便把郭嘉领到曹操的身前。再看郭嘉,比起上一次的见面竟然稍稍的胖了一圈,但眉宇间的神色依旧是那么神彩飞扬。
“嘉见过主公!”
“坐!来人,上酒,孤要与奉孝痛饮几杯!”
酒菜摆上,曹操与郭嘉互敬几杯后郭嘉笑道:“请主公早作破敌之策,不然只怕会夜长梦多。”
曹操微微点头道:“孤已料到奉孝你会为此事而来。孤正为此计能行否而举棋不定,奉孝既已到此,当为孤一决。”
“嘉敢请主公将书信于我一观。”
曹操把书信交给郭嘉过目,郭嘉看过后沉吟了许久后才道:“一众同僚都言之有理,但嘉以为与其在此争论不休,主公为何不去南皮海岸亲眼看看义浩这小子派来的诸多舰船?其实在嘉看来,这一策重中之重只有两个,一是夷州船队是否真的有这么强的海运能力,不但能运送过万的军兵,还能保证这过万军兵在这段时间里的粮草消耗;其次是否真的如信中所言,义浩他有能接应这万余军兵的准备。不过嘉以为,只要前一条义浩能够做到,那么到时接应之事就完全可信。”
曹操迟疑道:“奉孝为何如此肯定?”
郭嘉笑道:“主公难道忘了吗?义浩思虑之远少有人及,最早他料吕布袭陈留、备屯田于许都、开军屯于官渡……诸般种种嘉也就不费口舌了。总而言之,依嘉对义浩的了解,他既然走出了这一步棋,那么之前的宫位他就肯定是摆好了的。”
曹操道:“这么说来,奉孝对这渡海奇袭一策是表示赞同的了?”
郭嘉道:“正是。不过反对的一众同僚胸中顾虑也并不是毫无道理,所以嘉才敢请主公尽快去检视舟船。还是那句话,此计是否能成,舟船乃重中之重。只是主公切记要在暗中行事,不可令袁尚细作有所查觉。奇袭奇袭,重在出奇不意攻其不备,万一有所走漏,奇字一失则此计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