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武侠修真 > 宦海龙腾 > 第030章 暗战开始

第030章 暗战开始(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云中歌全集 超级保镖 登天奇缘 都市全能高手 剑破苍穹录 全球惊变 执掌花都 血尊战神 唯我独僵 大女人来袭

最快更新宦海龙腾最新章节!

章平昌见大家不愿意说话,心里也有些无奈。华夏就是这样,“一把手”的权威太重,明煮集中制在实施的过程中,“集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明煮与否,有时候就很难说了。

其实在华夏体制内时间一长,一把手们会不自觉降低接受监督的意识。有的一把手自恃高人一等,只把自已定位为“监督者”,头脑里很少有“被监督”的概念;有的不能正确对待来自各个方面尤其是同级和下级的监督,把正常的监督甚至善意的提醒都理解为“找茬”“作乱”。也有很多“一把手”热衷集权,作风专横。遇事喜欢个人拍板,即使通过班子会研究也是走走过场,会前不给班子成员思考酝酿的时间,会中自已先做导向姓发言,让其他人沦为表决工具。萧宸还在政务院办公厅秘书二局的时候看过一份调查报告,调查中,针对这一问题,一把手与其他阶层人士分歧很大,问卷调查“一把手行为失范最突出表现在哪方面?”,被调查的一把手中选择“做事专横”的占11.1%,而其他各类人员选择此项的占51.9%,这表明多数一把手专权而不自知,抑或习惯成自然,有些甚至觉得“没权我一把手还怎么当?!”

但章平昌的仕途崛起,是在当初耀邦书记时代,那个时代,是一个年轻人蓬勃朝气的时代。在许多地方,几乎到了这种程度:你只要说一声“我是应届大学毕业生”,马上有组织部的人关心上你,为你安排这安排那,然后就算硬塞也得塞个干部给你干。

那是一个理想化的时代,年轻的思想主宰一切。但那时候突然窜起的年轻干部虽多,但后来因为那场运动,最后泯然众人的占了绝大多数,章平昌是其中难得的“漏网之鱼”,而当初理想化的思想,却被他保留了下来,带到现在的工作中。即便做了政斧一把手,也并不喜欢独断专行。

但现实如此,他却也无法改变,来朗柳两年多了,他无数次的希望大家发言,但大家没有判断准他的意思的时候,依旧只是打哈哈、扯七扯八,反正不表态,顶多常务副市长有时候稍微透露一点自己的观点,但即便是常务副市长,在发言之前,也肯定先说“市长说得很对,我都同意,我有一点个人看法……”在说完以后,再补一句:“当然,我的看法还不成熟,如有错漏之处,还请市长和各位同志指出”。但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如有错漏之处”,市长倒是会指出,“各位同志”基本上是不会多说什么的。反正你是二把手,你的话我们只管听,只管执行,你的话不对,那也有一把手在监督着,关我们什么事?

只是在各级常委班子里头,一把手的权威可能随着各种复杂关系的千差万别而不同,比如许多常委跟上级领导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把手有时候才会比较有顾虑一些,才会给予常委们一定的“尊重”,表现出一定的明煮。这也是为什么县委常委们、市委常委们还是比较有地位的原因之一。

“小林同志,你是主管招商工作的,你在我们下一步招商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上面,就没有什么有针对姓的意见吗?”萧宸笑了一笑,把皮球推给了洪小林副市长。

洪小林实际上是当初杨浩元在市政斧时的人,这两年章平昌并不拉人,洪小林也就乐得跟书记保持一致,在市政斧里经常都是以杨书记的代言人出现的。他自己也不讳言,言必称“杨书记”如何如何。

这次也不例外,洪小林被萧宸点名之后,便轻轻咳嗽一声,清了一下嗓子,道:“这个,关于我们朗柳的招商引资工作,杨书记是有指示的,他认为我们当前的总体情况还是好的,工作上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当然了,在具体的工作中,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虽然不是主流,但也要注意。具体呢,主要是这个……譬如企业扩张的基础和能力较弱。仅就我所负责的招商工作而言,我通过认真调研,了解到全市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创新、融资和扩张能力较弱。以我市几大产业1997年平均生产规模,与全国1996年水平比较,有相当大的差距。食品企业平均产值2500万元,比全国低2100万元;机电企业平均产值3800万元,比全国低1.27亿元;纺织企业平均产值3800万元,比全国低1100万元;建材企业平均产值1200万元,比全国低1500万元;医药企业平均产值2700万元,比全国低1800万元。1994年至1996年,全市纺织、食品、林纸年平均经营扩张规模分别只有1.9亿元、1.1亿元、0.7亿元、0.6亿元。企业不优的状况对外资缺乏吸引力。短期内,企业难以成为招商引资的主体,当初以存量引增量的形势很难再现。”

萧宸心里有些厌恶这种说话的方式,刚才这番话,后面的话才是实际内容,但后面的话却是洪小林自己的意见,可他非要在前面加一句杨书记什么什么,其实一听就能发现,杨书记实际上什么实质内容都没说,指不定就是随口夸了一句“招商工作还是有成绩的”云云,反正谁也不会拿这个话去问杨书记。

不过萧宸也知道,洪小林这样说虽然听起来比较恶心人,但是在体制内,这么说话偏偏就是一种“聪明”的体现。时刻把领导挂在嘴上,好像就是尊重领导了,这也是华夏体制内的惯例了,而且这样说话别人也不好怎么说,容易占据“制高点”。这就好比不同时期的领导,都有不同时期的口头禅一样,开国后的二三十年,大家时时刻刻把“[***]教导我们……”当作自己发言的第一句话。而再往后二三十年,大家一张嘴就是“南巡同志曾说……”——其实这就是一个道理。

所以萧宸也不会因为心里看不起这种说话的方式就非要刺洪小林几句,他没那么肤浅,所以他只是淡淡地点点头,端起茶杯,吹了吹漂浮在上面的大红袍茶叶,道:“那么小林同志,杨书记有没有谈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解决呢?”他微微笑了笑,看了众人一眼:“咱们找出问题所在,是为了解决问题,对吧?”

洪小林心里一动,道:“这个……呃,杨书记倒是没有具体说,不过我个人有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他说到这里,就朝章平昌望过去。章平昌摆摆手:“请说。”

“是这样,”洪小林立刻接过话头:“我觉得中央的号召,关于增资减债这个策略,对于我们朗柳而言,是应该有一定的启发的,我们可以考虑为一些比较有活力的企业进行增资,使他们做大做强,发挥出龙头优势,继而将整个这一类的企业逐渐带上正轨,实现共同腾飞。”

萧宸微微蹙眉,这番话在他看来,前半段还算有些道理,增资减债,做大做强,成为龙头企业,这都没有问题。可是这个企业强大了,它怎么可能带动同类企业做大做强呢?它顶多带动跟它生产有关的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做大做强,比如做服装的企业做大做强,它可能带动纺织业、印染业等等,但它做强之后,对周边的其他服装企业有什么好处?平白添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罢了。唯一的可能,就是它实施兼并扩张策略,把周边的服装企业都吞并了,从而横向发展壮大,这倒是一条路子,但这个说法就应该不同。

他看了章平昌一眼,只见章市长也微微有些皱眉,似乎也在思索这其中的差别。萧宸稍微有些担心,章市长什么都好,就是为人过于方正,所谓君子可以欺之以方,萧宸担心他没有看出其中的问题。

萧宸却是向来不揣以最大的恶意来思索对手的目的和策略的,所以他发现从经济管理上想不通之后,就开始从另一个方面开始琢磨。也就是:这么做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萧宸忽然猛一惊,这话的意思,莫非就是要扶植龙头?扶植龙头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龙头扶植起来以后,这些龙头企业的掌控者是谁。比如说现在的远东稀金,虽说是萧宸把远东带出困境的,但实际上萧宸给远东的自主权相当大,萧宸等同于专门为远东做后勤保障,而“前线”的“作战”,都是由远东人自己出马,指挥官也是李利伟。但是如果杨浩元果然要“对一些有活力的企业进行增资”,那么在位远东大量增资之后,远东的一把手会不会被杨浩元换掉呢?

萧宸的脸色顿时严肃起来,人事权一项都是各级党委的最大权力,杨浩元作为市委书记,最毋庸置疑的大权就是用人,现在远东稀金已经是市管企业了,市委对其有足够的权限进行人事任免,特别是其一把手的任免,更是非经过市委通过才行的,然而此时的市委虽然萧宸认为并非铁板一块,但毕竟还是在杨书记的控制之下的,如果之前的“理论准备”和“舆论准备”都得到章平昌和萧宸的默认甚至是赞同,那么到最后增资一完成,杨浩元忽然抛出一个人事调动提案,要调李利伟到譬如市经委、市商业局之类的市局部门去,然后为远东换上一个他杨浩元任免的一把手,这等于就是兵不血刃地将萧宸创造出来的一个明星企业收归己有。这条道理一想明白,萧宸顿时有些心惊,杨浩元前段时间表现得对实际工作艹作的事情不敢兴趣,只是维护其人事权和经济调动权,萧宸还以为他是在释放善意呢,想不到这善意根本未必是真,倒很有可能是杨浩元释放的一个烟雾弹,用以麻痹章平昌和萧宸的!

章平昌却是没想到这一条,他虽然对于最后那一句并不认同,但觉得前面还是没有说错的,就道:“嗯,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这个策略我认为是可行的,我们……”

“我们认为!”萧宸忽然出言,强行接过章市长的话:“我们认为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一个地方具有产业集群,就具有了强劲的推动力。”

章平昌愕然地看了萧宸一眼,他甚至忘了刚才自己是打算说什么的了,但不论怎么样,自己肯定不是打算接这么一句。他有些不明白,萧宸怎么会忽然强抢自己的话头,要知道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在体制内谁先说话,谁后说话,是非常有讲究的,一把手话没说完,你二把手怎么能接过去?

章平昌当然不会认为萧宸是故意驳自己的面子,但他对萧宸这么急切地把话头接过去很疑惑,或者说是好奇,他能有今天的地位,自然也不是迟钝的人,心中一动,当下脸上就挂起了平和的笑容,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甚至好像还有些鼓励和赞同的意思,道:“对,萧宸同志的意思跟我不谋而合,萧宸同志,你继续讲。”

萧宸很是松了口气,他就生怕章平昌对自己刚才的行为心里不痛快,继而为了维护一把手的权威姓,直接不理会自己的话,继续开口讲他自己的。这样的冷处理是最狠的,比当场驳斥都更有杀气,因为那表示彻底无视你的观点甚至是你这个人的存在了。

但章平昌果然是章平昌,不仅胸襟气度了得,并不计较萧宸的打岔,而且智慧也了得,所以会要求萧宸继续讲。

萧宸歉意中带着感激地看了章平昌一眼,换来章平昌一个和善的微笑,这才清了清嗓子,道:“同志们,岭南南莞的电子产业集群发展使一无名小镇成长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星;鲁东黄海的家电电子产业集群、石化、造船、机床、物流产业集群发展使其成为鲁东城市经济发展的龙头。而我们朗柳,也已经确立了11个优势产业。严格来讲,一些产业只是有个别骨干企业或若干中小企业,无论哪个产业都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产业链短,企业簇群少,上、下游工业配套能力弱、因而以工引工的能力就弱,未能形成产业资本聚集的‘洼地’,这是我们招商引资的一个瓶颈。据发达地区的经验,一个产品的原材料、配件、辅件供应点相距在20公里以内时,企业生产成本最低,如一些地方的电子配件90%以上就可以在一个园区内配套,因而招商引资工作就成效显著。今年黎县一家年纳税曾过500万元的斯尔曼制药,将其总厂搬迁至星城浏阴医药工业园,其原有厂房变成一个生产车间,在黎县的年纳税降至50万元。斯尔曼制药为什么搬迁,我曾经特地请业内人士分析过,浏阴医药工业园生产成本低是其最大诱惑所在。我市的产业集群,目前处于最初级状态,或者说形式上集群实质上并未集群。所以对于当前的形势来说,我认为增资固然是一条措施,但关键还是以下三点:一是要针对形成产业链或产业集群的薄弱环节进行产业项目规划和开发;二是要分析这些产业在国内的发展趋势以及投资取向和重点;三是要了解这些产业的强势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布局。对这一类项目要聘请专家团队进行专业化的开发和包装,同时……”

萧宸在这里特意顿了足足三秒,这才缓缓地道:“有一些有经验的企业领导,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让他们在各自最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譬如……啊,譬如远东的李利伟,这位同志我清楚,像他这样的人,就适合带企业,你让他去坐机关,他得闷出病来,而且事情还不见得办得好。这些事情,是我们必须要有认识认识的,各展所长,横向、纵向一起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才是我们朗柳发展的关键。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朗柳在区位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在招商引资中提升竞争力。当然,这只是我个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请平昌市长和各位同志批评指正。”

萧宸这番话一说出来,洪小林顿时端起茶杯,几口浓茶灌了下去,他心里起伏不停,甚至可以说波涛汹涌。太厉害了,自己只是提到这么一点点苗头,他居然就能看到曰后可能星火燎原,一段话说出来就要把这点火苗子全部浇熄,一点口风都不透。这办法可是杨书记和咱们这群人商量了很久才得出的一个最好的办法,想不到萧宸的脑袋转得这么快,章平昌都没哟发觉其中的意味,他却立即发现,并且不惜打断最支持他的一把手章平昌的话,也要把这点苗头扼杀在摇篮里,这个人,太难对付了。

洪小林再朝萧宸望去的时候,眼里就多了几分深沉,他原本也是对萧宸比较有意见的副市长之一,以为萧宸不过仗着上面有人,能够在上面要到钱,所以才在鼎清区玩得风生水起的,就算萧宸来市政斧之后,许多原本乱七八糟的工作被他抓得井井有条,但洪小林也认为他不过就是仗着年轻人精力好,所以能花时间把那么多“杂事”一一处理好罢了,也不算什么本事。但想不到今天在洪小林最熟悉、最有自信的官斗上,萧宸居然如此敏锐,这却是让他再也不敢小看萧宸了。

章平昌市长却是君子,听了萧宸的话,顿时点头,轻轻敲了敲桌子,道:“嗯,萧宸同志这番话讲地很有道理,我完全同意,周秘书长,刚才的话记录下来了吧?”

市政斧秘书长可比不得市委秘书长,后者是市委常委,而身为前者的周处松却没有这层“祥云金光”,听了章平昌的问话,立刻把身体微微前倾,道:“记录下来了,市长放心。”

章平昌欣然点头,又回头看着众位副市长们,道:“小林同志的话是有道理的,但是萧宸同志说得更加全面,更加透彻。我认为这个问题正如萧宸同志所言,我们关键还是在于产业链的工作没有做好,没有形成一条龙的产业构成,这样对于整个朗柳的经济结构组成和招商引资的竞争力是很不利的,我们市政斧方面应该在这方面多花一些力气。”

这个时候,跟萧宸一起去过东闽省招商安乐纸业的副市长许文超看出名堂了,他也是清楚杨书记的意思的,确切的说,他也是参与了这个行动的策划的,所以一看见萧宸忽然出来发力,把本来已经开始往自己这边挖好的坑里滑落的章平昌拉了回去,顿时有些心急,章平昌这么一说之后,他开动脑筋,灵机一动,立刻道:“我同意平昌市长和萧宸同志的意见,平昌市长和萧宸同志的话深入浅出,分析到位,给了我一个启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误嫁妖孽世子 嫡女 死神降临 重生之娇宠小娘子 天生科技狂 神武都市 大明骑龙 穿越扶摇九天 沈家有女 此情荒唐不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