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些须哪得效孟尝(2 / 2)
“我哪有啊,”张皓轩双手一摊,做出无辜的模样,“我只是在说,不敢和孟尝君相比。”
他吟的是一首绝句,前两句倒还很普通,无非就是说,人生即使活了百年也难得见到沧桑,起起落落,到头来不过是黄粱一梦,但后两句放在目前的环境下,就耐人寻味了。
中国历史上叫范丹的名人不少,这里的所说的东汉名士范丹,则是个有名的穷人。
所谓甑中生尘,甑是一种蒸食用具,这里面都布满灰尘了,可想而知有多久没有开伙了,所以放在这里正好合适:辛亏我没有穷成范丹那样的人。
再和下面一句结合起来就更有意思了,孟尝君就不用说了,战国四公子之一,号称门下食客三千,有冯谖那样的能人,也有鸡鸣狗盗之徒。
简而言之,这两句诗联系起来,意思就是说:我也不过只比范丹好上一点,就这点身家怎么去学孟尝君?
这是一首自嘲的七绝,将自己摆在很低的位置上,来感叹世事的艰辛。不过正因为姿态放得很低,都已经快低到地下去了,在这种情况下就有点挤兑的意思了。
赵闰勤会茫然不意外,但顾嘉晖和黄沾是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出生的人,多少都有过一定的熏陶——顾嘉晖可能差一点,毕竟是穷人家庭发达的,但港大毕业号称才子的黄沾不可能听不出其中的调调。
所以他才会有些恼火的说什么,“你个衰仔如此编排我”,明知道对方在挤兑自己,偏偏自己没法反驳只能受着。
毕竟,至少表面上,张皓轩已经借这首诗,将姿态放得很低了,再计较下去,在不明内情人的眼中,他已经是失了气度
不过呢,更多的还是意外和惊喜,这首七绝句黄沾从来没有听过,那么只会是张皓轩自己做的,再加上如此应景,很大可能是现场做的。
尽管这首诗算不得上品,结构和遣词造句也没什么亮点,但用了两个范丹和孟尝君典故,平仄对仗虽然有点小问题,但考虑到现场作诗,没办法仔细推敲,依然是非常难得的。
对于他这样的60年代出生的人来,还能吟诗作对真是非常难得的是,更何况他还是个混血儿——劣势用得好的话,也可以变成优势。
不过,意外也好,惊喜也好,欣赏也好,现在依然是个麻烦。
“这酒闻起来挺香的。”黄沾没话找话道,还低头去嗅了一下。
但顾嘉晖却没打算这么放过他,当即调笑道:“喂,别顾左右而言他,该你了。”
“该我什么?”黄沾装聋作哑。
“阿轩都吟了一首诗了,你怎么也好和上一首才是啊。”顾嘉晖呵呵笑道。
“喂,谁规定我必须要和上一首?”黄沾当即睁大眼睛,做出一副“你给我说清楚”的模样来。
不过顾嘉晖不为所动:“古人席间吟诗唱和是惯例,现在阿轩吟了一首为自己辩白,自然该你和上一首表示啊。”
然后在张皓轩开口之前竖起自己的手:“不要为他求情,阿轩,他肯定能行,就这几年脑子懒得动,才会觉得为难。”
“有必要这么糗我嘛?”黄沾不满的叫道。
“不和也行啊,我会替你宣扬出去,你这才子的名头,以后也不要了。”顾嘉晖虽然这么说道,但脸上却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似乎很喜欢看到自己老朋友吃瘪。
“你……”黄沾举起折扇对着他点了点,然后唰的一下气呼呼的打开扇了起来。
张皓轩老老实实坐在座位上没有出声,顾嘉晖都这么说了,这也就变成他们之间的事情了,他自然乐得作壁上观。
至于赵闰勤,他虽然没怎么听懂,但也知道自己插不上嘴,所以同样一言不发。
气呼呼的扇了半晌,眼见没人为他说话,黄沾也无奈啪的一声将折扇收了起来,开始在桌上慢慢敲了起来。
如此啪嗒啪嗒敲了几十下,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长,黄沾突然用折扇的前端重重一拍桌子:“范丹虽丐亦施粮!”
顾嘉晖挑了挑眉,没有说话,张皓轩和赵闰勤也同样将嘴巴闭得紧紧的。
黄沾环顾了他们一眼,微微有些失望,不过马上皱眉继续思考起来。
折扇又在桌上敲了许久,第二句终于出来了:“函谷鸡鸣救孟尝!”
他摇头晃脑的吟着,脸上还有得意的神色,不过顾嘉晖马上泼了一瓢冷水:“听起来还行,不过还有两句呢。”
黄沾当即翻了个白眼,似乎在恼火他打断自己了自己的思路,不过他并没有接腔,折扇又一次敲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