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345章国营经济

第345章国营经济(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霸图之攻城掠地 辐射的秘密 天下无敌 武逆玄神 七罪魔使与魔王 鬼手修罗 异世神领主 武道之国 缘道社会 全能农夫

按理说只要出于公心、善心这样的事情没有办不好的,但哪里又有如此之多的公心、善心呢?官吏们为了一已之私,哪里又会在意什么百姓的利益呢?敲骨吸髓还嫌不够肥呢,还谈什么公心、善心?

所以这个补偿就只能是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全国实施一个标准,张贴出布告,让百姓们知道的明明白白。由三个可以直达天听的驿站、锦衣卫、钱庄来监督着,这样的渠道还是挺有震慑力的,至少那免税名捐的通告下发后,全国至今没有一起私自收税的。

最后以路的质量、距离、宽度、厚度等进行结算,这里面当然有各地的地质等不同,也是价格的参考依据。

这一下,各个地方官府组建的队伍就可以赚到钱了,官府当然也就有了公款,而尝到了甜头的他们,再根据当地的物产、环境不同,建作坊、特产等,可以再把生产出的东西或者各地的特产卖给皇上的驿站,让驿站搞个物流业,来个皇室收购,再统一的分散各地。而一些有水患的当然也可以用修水利工程来赚自己的钱,有想建水库这种抗旱工程的,也可以以这种方式。总之无论是公益事业,还是直接的商品经济,都可以直接和皇上来进行交易。

当然质量检验是关键性的,别搞个豆腐渣工程出来,拿着自己当冤大头,那就不是自己的初衷了。不要想着什么加强德制教育工作,那东西的确是神器,但在面对金钱诱惑的情况下,有时候德会变的相当的脆弱,不堪一击。所以监督体制,就非常的关键。政务公开当然是法宝中的法宝,所有的工程的用料、用工、用时全部在公众场合公开,凡隐蔽者,由人检举揭发到官府或者驿站、锦衣卫、钱庄。下一步甚至是开遍全国的一切作坊店铺等。

这种半计划经济当然不是朱由校的初衷,但不这样,国营经济真的没法在大明这块拼命抑商的地方萌生。连资本主义的萌芽在南宋都就开始萌了,到现在还在萌着呢。更何况是国营了。如此过渡下去,哪里有什么,就能来个互通有无,这全国的经济就能盘活了。

这样路也好了,东西也好运了,自己前期在路上的投资也能慢慢收回来了,然后、、、、、、

这事要是放在前天,估计朱由校还没这个魄力,但一个同乐酒店,让他完全看到,利用自己的卸膳,再多开几家的话完全够了一年四百多万两银子的户部税收。而自己其他的金手指也都在赚钱之中,并且不断的在开拓着市场,再挣来几个四百万也是不成什么问题。取之与民,用之与民,把这些钱再想办法还给百姓,也是很正常的。一旦修好了全国之路并连贯起来,那样无疑会让大明进入一个发展的快车道。

如果本钱不够的话也不要紧,现在已经有了十八家遍布全国的钱庄支持,大可把硬币、纸币的发行提前运行出来,那样,银行印着钞票,又有信用,还有什么国营企业不好发展的。因为现在并不缺钱,和十八家的关系还有待接着巩固,所以这一神器,朱由校还没有想着上马,他想等到草原功略收关后,再从容布置。

这样一个举措理应不会受到什么朝野上下的攻击的,于是写了一封信给徐光启,因为修路本身就是工部之事,而且工部在地方官府城也有相应的对口官员。当然信着重论述了占地补偿的问题,工程质量问题,这才能这一政策推行下去的关键。

下一个问题也是大问题,灾荒,这个小冰河的确是造成了一些麻烦,许多的地方是纷纷粮食告急,粮价也因为商人的重利行为而有抬头的趋势。看到这个课题朱由校不由的一阵头大,小冰河虽然不是大明灭亡的主要原因,但也是诱因。

自己一直刻意的把他的危害缩小化,但该来的还是来了。目前搞的压水井还是不能全面到位,就算是到位了,夏粮的减产也是已经结束了。自己的免税令也是在秋收时方见分晓,但粮食的缺少可是硬伤,俗话说屎难吃,饿难挨,又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现在的人肚里也没个油水,根本就不撑饿。这个问题不解决,那只能产生社会动荡不安。老百姓吃不起高价粮,那只能是铤而走险的去偷、去抢。穷生奸计富长良心,在生命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哪里还管什么伦理道德呢?(未完待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一念成婚,归田将军腹黑妻 医娘傲娇,无良病王斩桃花 绝世俏仵作 庄亲王福晋 将心独宠,下堂妻的春天 虎将去抗日 凡人歌 超级兵工帝国 晚明之我主沉浮 父皇的嚣张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