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鉴宝 > 第二百六十五章 坑一把

第二百六十五章 坑一把(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听说你曾爱过我 星脉雷帝 我用余生来爱你 摸骨师 绝色高手在都市 重生泼辣小军嫂 顾北知南意 前妻来袭:嚣张权少靠边站 压棺人 阎罗神医

笔趣阁 最快更新鉴宝 !

过了好几分钟,杨奕才走过来,见大家才洗耳恭听的模样,又看到李大宝母子,眼底闪过一丝狡诈。

眼前的瓶子特点是瓶的腹部由凸凹的弧线组成似瓜棱式的形体。南北瓷窑均有烧制,以景德镇制品居多。造型是撇口,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做花瓣式外撇。

“通常来说,清朝的青花瓷一百几十万也不成问题。”

此话一出,所有人震惊,李大宝母子惊喜连连,一百几十万,那不愧是自己老太爷留下来的宝物,已经超出他们的预料之外。本来,他们觉得,一个瓶子,能卖二三十万,就差不多了。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清朝时期陶瓷文化,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

加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的一页。

“不过,你这一个,它并不是官窑的,而是民窑的,所以就没有那么值钱。知道官窑跟民窑的区别吗?”杨奕又问道。

清代陶瓷生产,除以景德镇的官窑为中心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风渐进,陶瓷外销,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传入,受到外来影响,使陶瓷业更为丰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产及仿制成风,画院追求工细纤巧,虽有惊人之作,但少创意而流於匠气。

李大宝他们茫然地摇头,官民,两个字的差别,大家能猜到一些,但不敢肯定。

“就好像我们现在的商品,有普通牌子的,以及名牌的。官窑的瓷器,在古代就是名牌,懂了吧?因此,这个瓶子的实际价值,要大打折扣。”杨奕说得有板有眼,反正大家都相信了。

唐宋之前,官方贡器与民间用具间只有粗细之别,没有文野之分。

宋朝以来,民间瓷器就有了“官窑”与“民窑”之分:“官窑”严格按宫廷要求进行生产,窑址的地点、生产技术严格保密,在工艺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惜工本,工艺精美绝伦,传世瓷器多是稀世珍品。

官窑作品具有精美、养眼、少缺陷,可谓“千中选十,百中挑一”。即便是成品也还要严格挑选,产品不属商品生产,并严禁民间使用,存世品磨损极少。

而“民窑”则相反,体现“一任天然”,它不受任何束缚,其工匠来自民间,制作随心所欲;瓷器大部分是人民大众日常生活所需品,虽显粗糙,但情趣自然,别有一番韵味。一些精美的民窑作品,有时候并不输于官窑瓷器。

“那还值多少钱?”李大宝的老娘焦急地问道。

一百几十万的呀!现在要大打折扣,得打几折呀?

杨奕看向李大宝:“怎么?不相信?你不妨拿出去让人鉴定,如果是官窑,我两倍价钱给你。”

李大宝尴尬一笑,刚才确实是这么想。自己跟杨奕有点恩怨,谁知道这家伙是不是故意贬低自己的瓶子?不过,现在杨奕这么光明正大说出来,那就没有问题了。

“怎么会?老杨你的能力,我早就知道。”

杨奕鄙视一眼,他心里怎么想,自己还会不知道?不过,杨奕心里冷笑,他就是看中了李大宝一家子不舍得花钱,肯定不会拿出去鉴定,所以故意说成民窑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龙尸惊闻录 宠物小精灵之拂晓 火影之大魔王 漫游电影世界 无限世界的二次元 吞食者 都市之绝色妖皇 我的鬼尸新娘 影殇杀君 我的女友是千年女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