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言情 > 捡宝生涯 > 第四百三十四章 机关铜人

第四百三十四章 机关铜人(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腹黑傻王,绝宠王牌弃妃 叶辰萧初然 吴峥林夏唐思佳 明末金手指 神追,天才小魔医 嫡女有喜:腹黑爹爹天才宝 万古战帝 叶辰仙武帝尊 非婚勿扰:豪门隐婚进行时 暗皇凌天

“张总,我也想在羊城待两天再回去。”孟宏昌指了指自己的脸,有些不好意思。

张景强马上就明白孟宏昌的想法,无非是因为脸上伤痕还没有消退,怕回去不好交待,笑道:“行,那你和子涛一起回去吧。正好,我从沈胖子那里得知,三天后有一场拍卖会,你们想不想也一起去凑一下热闹?”

“什么拍卖会?”孟子涛问。

张景强说:“拍卖违法被没收的东西,有一些一级文物的仿制品,都是精品,我觉得去拍两件还是不错的。”

孟宏昌闻言有些奇怪:“仿制文物怎么就违法了?”

孟子涛说道:“宏昌哥,这方面的法律你应该看看,文物法中确实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规定,但在《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件》中就有明确的规定了,复制国家二级文物都要得到省级部门批准的,更别说一级文物了。”

“这种事情,平时咱们确实不太在意在意,也很少人因为制作高仿而被抓,不过真要被抓到,那也就只有没收的份了。”

孟宏昌挠了挠头:“这方面我还真不知道,回去后一定背下来。”

张景强点头道:“对,咱们毕竟是正规公司,这方面还是要理解透彻才行。”

这种拍卖会,孟子涛以前从来没去过,这回有机会他也想去看看热闹,于是约好了等拍卖会结束再回去。

“对了,沈秋城那边还要不要去?”孟子涛问道。

张景强说道:“他有事回香江去了,让我跟你说不用去了。”

“行……”

吃过晚饭,大家又聊了一会就各回自己的房间休息去了。

…………

第二天早上,孟子涛一行三人出了门,张景强由于事情还没有处理好,并没有一起去。

三人坐着出租车来到羊城的一处古玩市场,这里被称为国内十大古玩市场之一,专门经营古旧陶瓷、名人字画文房四宝、翡翠玉器、及不同类型的新旧艺术品,而且其中材质上乘、工艺精湛、珍稀名贵的佳品更不乏其数。

另外,这里也是海外文物回流的集散地,不少境外或本地商家利用羊城出入境的便利,香江以及国外等地征集古玩精品带回这里,然后再流向全国各地。

当然,就凭这些年古玩市场假多真少的境况,以为回流文物就一定是真品,那就太天真了。

下了车,与民居混杂在一起的古玩街就展现在眼前。这是一条长约一公里古色古香的古玩专业街,虽然不是休息日,但各色路人还是不少。

走进古玩街,孟宏昌说:“我听这边的朋友说,明年开始,这里就要拆迁了,也不知道这些商贩到时去哪里。”

孟子涛说道:“没办法,时代在发展,有些地方落后了,总归是要经过这一步的。不过,这处古玩市场很有名,就算拆迁改造,应该还是会存在的。”

大家边走边聊,逛了几家古玩店,基本上家家户户不管多少全都有古旧东西,确实和古玩市场的名气相符。

走进一家古玩店,孟子涛发现最显目的地方,放着一个烛台,造型很简单,台座是莲花,烛头则是荷叶边,很是素净。

孟子涛看过之后,就对着孟宏昌小声介绍道:“你看到莲花装饰的,一般可以认为是隋唐之后的,因为莲花随着汉唐佛教兴盛以后才普及到生活造型当中,不大可能是汉之前……”

孟宏昌点了点头,把孟子涛的介绍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另外,在烛台的旁边,还放着一对粉彩的婴戏瓶,介绍说是“洪宪年制”。

孟子涛打量了一番,婴戏瓶是民国的东西没错,但是不是洪宪年制的,那就不好说了。因为历史上洪宪年号存在极短,只有80多天,当时就有人专门打上这个款,以示稀少珍贵,提高售价。

孟子涛问了一下价格就没了兴趣,因为和他的底线相差太大。而且店里只有伙计在,也不方便还价。

接着,孟子涛又看了一下店里的其它东西,其中一枚信印让他很感兴趣。

所谓信印就是古代作为凭证的印章,这枚信印为子母套印,是由大小两个或三个套合成一组的印章,通常大印做成母兽的形状,再将印的中腹挖空,使做成小兽状的小印藏于其中。因如此的形体似母兽拥抱子兽,故称为“子母印”。此种印章,始于汉代,盛行于魏晋六朝。

这枚子母印为汉代所制,方形、龟纽,青铜材质,母印和子印刻有清晰的文字,保存完好。

孟子涛向伙计询问价格,伙计给的价格还是很高,而且还死咬着价格不放,让孟子涛有些怀疑,伙计到底有没有做成生意的打算。

既然伙计不肯松口,孟子涛也没有强求,就准备转身走人

。这个时候,旁边放着一摊铜器的地方,有面铜镜模样的东西,吸引了他的注意。

孟子涛走了过去,拿起一看,发现这居然是一面阳燧镜。

相信大家都听过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燧”作为取火的工具,有木燧和阳燧之分。

木燧就是钻木取火的工具,智人时期就有出现。而阳燧出现就比较,它的原理是利用日光取火,是一种曲率很大的凹面铜镜。

阳燧是青铜镜铸造中的衍生物,它与同时代的青铜镜造型、铜质、纹饰、打磨光洁度等特点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青铜镜的背是平面的和凸球面状的,而阳燧的燧背是凹球面状的。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把凹面铜镜放在太阳下,其光都聚向内。在离镜一二寸处,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触物即着火。

古人出门,腰间常佩有体积很小的阳燧以备用。据《周礼》记载,周天子专门设立了“司烜氏”作为执掌阳燧的官员,负责“取明火于日”。在行军或打猎时,燧更是必备之物,“左佩金燧,右佩木燧”,以便在晴天时用金燧向日取火,阴天时用木燧钻木取火。后来甚至一度形成了这样的规制,一直沿袭至汉代以前。

阳燧因取火于日,近于天也,所取属天火,故多为占卜与祭祀时使用;而木燧取火于五木(柳、桑、槐、檀等),近于人也,只是烹饪用之。

汉代以后,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铁质的阳燧,阳燧的使用范围更广了。唐宋元明时期,则流行装执柄的阳燧。宋代更是出现了两面式的阳燧镜,凸面可照容,凹面则能取火。

到了近代,由于火柴、打火机等物的广泛使用,阳燧自然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未完待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无限之黑暗武装 墨九 地府客栈 追夫系统 神念无敌 为圣 无敌战仙 论科学修仙的重要性 武侠之楚王 穿书之我有特殊的御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