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提升威力,劳动改造(2 / 2)
拿到能够实用化的雷达图纸后,杨天风钦佩之余,也感到十分汗颜。虽然他提供的资料和图纸为雷达的研制打开了一扇门,但使雷达能够研制成功,却还是人家的心血和智慧。
作为回报,以及对束星北等专家的崇拜和信任。杨天风一边带着工程技术人员加班加点装配雷达,一边把大功率磁控管、三极管、四极管,甚至是晶体管的资料整理出来,一并送到重庆军令部技术研究室,供束星北等专家参考研究。
无论是从人力、物力、财力,大后方都比边区根据地更有条件,更有可能研制成功这些先进的电子元器件,从而促进雷达、发报机、无线电定位导航等技术的发展,增强整个抗战的实力。
经过连续的紧张工作,边区的第一个雷达站终于在芒砀山建立起来,采用比较原始的机械转动天线的方式进行扫描,并不能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和预警。但有了一个成功的开始,由点到网便是指日可待。
而雷达站的成功建立,对预期中的春季反扫荡可谓是极大的帮助。因为新七军要戒备和抵挡的方向主要是在北面和东面,雷达天线只扫描这两个方向就基本能够满足作战需求。
提前预警,提前发现敌机的数量,甚至机型,杨天风便可以派出“空军”进行知己知彼的拦截或袭击。不仅根据地的防空安全大为提高,还可以支援地面部队,缓解他们面临的空中威胁。
……………
不管人们是在苦熬苦盼,还是忙碌或是清闲,时间也不会放缓脚步,更不会停滞不前,迈着固定的步伐,时间进入了一九四零年的三月。
姜俊凤呼出浓重的白雾,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脚下的雪在咯吱作响。她似乎还听见飘忽模糊,或者说是无从称呼的磨擦声息。
“让你偷懒,狗汉奸!”尖声的斥骂打断了姜俊凤的走神,原来是王桂花在打一个伪军俘虏。
光复的时间虽短,但人们已经发现新七军与八路军的行为作风大不相同。八路军讲究优待俘虏,新七军却是严苛不宽待。大批的伪军俘虏经过仔细甄别,只有少量被补充进部队,其余的都被当成苦力使用。
西高头村便分配到三十多个劳动改造、赎罪自新的伪军俘虏,天寒地冻的也得刨挖道沟,修补扫荡受损的房屋……反正就是干活儿。
新光复的各村各镇都有了村长、镇长,开始管事儿。为了维持治安,也都驻了兵,多的一个排,少的一个班,既看押俘虏,又帮着各村各镇成立联防队,进行军事训练。
跑反的青壮年和打散的自卫队,逐渐返村。虽然男的多了起来,但姜俊凤、王桂花,因为是最早参加联防队的,倒还混了个一官半职,是村里联防队妇女组的正副组长。
尽管没当上女兵,可姜俊凤和王桂花都扛上了枪,腰杆挺直、底气也足,分派的任务也更积极地完成。况且,联防队可比原来村里的自卫队强多了,二三十个人,却有十几条枪。空闲时候,由驻守的那个班带着,走队列、练瞄准、练刺杀、练战术动作,倒还满象那么回事儿。
“这帮狗汉奸,不打不骂还就不老实。”王桂花当完监工,走过来和姜俊凤说着话。
姜俊凤笑了笑,说道:“伪军是招人恨,可现在,看着也挺可怜的。”
“可怜他们?”王桂花撇了撇嘴,“想想他们帮着鬼子干的坏事儿,就恨不得狠狠地揍他们,没良心的坏蛋。”
对伪军的坏,姜俊凤也是耳闻目睹的,这么一想,也就收起了那点怜悯。
“这回连县城都打下来了,可不用担惊受怕,能过上一段安生日子了。”姜俊凤有些感慨地说着,嘴里喷出浓重的白雾,“得了空闲,咱俩去逛逛县城?有两年没去了吧?”
“张家的火烧,真香啊!”说到逛县城,王桂花用力咽了口唾沫,脸上的神情也兴奋起来,“二月二,县城有大集,咱就那天去吧!”
姜俊凤用力点了点头,算是定好了时间。其实,逛县城是其一,姑娘还有一个目的,希望能再见刘大川。驻村的那个班是刘大川所属连队的,从他们口得知,这个连队就驻扎在县村。
朦朦胧胧的感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何况是姜俊凤这么大的,有时会胡思乱想一阵子的年龄。
拿回自己的手巾,她的心中有了疑问,也起了荡漾。刘大川把手巾留在身上,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还给她,是想表示两不相欠,还是说他心里一直想着她?如果不是刘大川帮着,联防队刚成立,就能让自己当女组长,还亲手送来一枝枪?
没等这些疑问得到解答,刘大川所在的连队便在一天夜里急急开走了,两人连面儿都没见上。
心思是越想越纠结,姜俊凤就盼着能再见到刘大川,或者探个口风,或者问个究竟。
哨子声响了起来,到了换班、休息的时候。
伪军俘虏们如蒙大赦,被驱赶着回到了村里重新关押,给他们的饭食是稀粥咸菜,还有高粱面饼子。吃不饱也饿不死,这待遇也是对他们的惩罚。
姜俊凤和王桂花说笑着回家吃饭,正碰上原来的村长老孙头儿。两人跟老孙头儿打着招呼,老孙头却哼了一声,蹒跚着拐进了一条小胡同。
老孙头儿回村打探消息,被维持会的人抓住,吊打了半宿,还是被刘大川所在的那个连队解救,才捡了一条命。但就因为姜俊凤和王桂花看着新七军对老百姓还不错,又一时粮食紧张,便把坚壁的公粮拿出来,一下子惹恼了老孙头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