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根本就没有《沙桥饯别》(2 / 2)
“大师,按照你我之间的约定,我在佛诞日给少林扬名,你也该出手,解决我苦禅内功的隐患了吧……”
本信大师听了,罕见地一声苦笑。
“杨施主,你说扬名,确实不假,随后的麻烦,咱们也略过不提,不过,你给少林扬的,是美名还是骂名啊?”
这回,轮到杨凤楼迷糊了。
“大师此言怎讲?”
本信方丈脸上的苦涩更浓。
“玄奘大师,确有其人,太宗大行皇帝陛下,对他,也是礼遇非常,不过,却是在他从西域回返之后,才对他礼遇的,至于玄奘大师西行之始,太宗大行皇帝陛下,甚至不知道佛门之中,出现了这么一位大德高僧。”
“哦?”
这个杨凤楼就真不知道了,《沙桥饯别》乃是京剧的传统剧目,他对这出戏相应的背景了解,都多是来自大名鼎鼎的《西游记》,不过《西游记》毕竟是章回本的小说,又是成书在明代,难免被小说家用春秋笔法,将真正的历史掩盖在种种妖魔鬼怪之中。
本信大师一看杨凤楼真的犯迷糊,又以他心通确定他不知道这其中的种种,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随后继续说道:
“真要是说起来,玄奘大师,和我少林,多多少少还有些渊源,要不然的话,我也不会知道这些……
玄奘法师本是洛州缑氏人,其先颍川人,俗家姓名陈祎,生于前隋仁寿二年,大业八年,出家在东都洛阳净土寺,随后学习佛法多年,又受足戒,走遍了天下名山大川,拜访大德高僧无数。
武德九年,此时适逢天竺僧波颇抵长安,玄奘得闻印度戒贤于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于是发愿西行求法。
贞观元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唐太宗贞观二年,二十七岁的玄奘,始道途西行。”
杨凤楼听到这里,脸就黑了。
根本没有太宗御赐金镶僧衣僧帽,没有紫金钵禅杖一条,没有锦袈裟霞光万道,没有四童儿牵马代劳!
根本没有什么沙桥饯别!
原来太宗根本没有批准西天取经,玄奘西行,乃是始自私愿!
怪不得本信方丈问他,是给少林扬美名还是扬恶名?
颠倒了是非,岂不是蒙骗了天下信众!?
杨凤楼想到这里,也是一阵阵脸红,不过他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历史辛秘,难掩心中好奇,问道:
“大师,您刚才说玄奘大师和少林还有渊源,却不知何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