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雀之约(2 / 2)
魏恒公缓缓起身,他再也坐不住了,环视诸人一眼:“这一战我们不能打,不是因为怕了秦无忌,而是……”
他说到这里,竟一时找不到一个好理由。
其实魏恒公握住禁卫不放,还是怕了赵子高。
算起来,从秦无忌逃出晋国,姬楚生即位的那天起,赵子高和魏恒公就变成了最大的对头。
一个是外戚,一个是内侍,两人夺权都进行的不动声色,几番交手之下,魏恒公掌握了三大禁卫,但赵子高却拉住了韩赵两大家族。
在对金刚门的争取上,魏恒公走了一步妙棋,先放再收,可惜赵子高也不是吃素的,借机上位,一力打击金刚门,实际上是给魏恒公出了一个难题。
两人都被逼迫到了这这份上,便是四国联盟的时候,也都是不顾大局的暗斗不止。
现在外有侵略者,本应是两人放弃争斗,联手对外的时候,但魏恒公试探了几次,那赵子高竟变本加厉,不顾一切的打压他。
除此之外,已被魏恒公说动的韩老爹也被赵子高暗杀,摆明了是要借机上位的架势。
这才是魏恒公束手束脚,不顾大局的原因。
这种复杂的局面一旦陷入其中,就是魏恒公的雄才大略也做了一次缩头乌龟。
但现在不行了,国破家亡就在眼前,他必须要让步了。
魏恒公驱散诸人后,又走进了密室之中,他的两名亲信一起走了进来:“国公,您要去见赵子高?”
魏恒公叹了口气:“不但要去见他,还要低声下去的去。”
他说着来回走了几步:“把宝物取出来,算起来,自国君即位后,我还从未当面见过他,必须得防着点。”
一块黑白相间的古怪石头被捧了出来,若有玉坠大小。
魏恒公小心的将石头挂在腰中,又以香囊遮掩了一下,这才走出了密室。
赵子高很快接到了魏恒公来见的消息,他沉吟了一下,将会面地点改在了朱雀大街上。
朱雀大街上不但有三大家族的府邸,更有三大禁卫的驻地,相当于他们两人的势力的中间地带。
赵子高这一举动,倒是显示了几分诚意,赶到朱雀大街早早等待的魏恒公略略松了口气。
半个时辰后,赵子高姗姗来迟,这一次连朱儿都未带,却是孤身前来。
魏恒公看看身后两大亲信高手,还有隐在马车底部的几名贴身护卫,不觉有些惭愧,他挥手让手下全部退走,这才迎上去:“子高,见你一面可真不容易啊。”
此时朱雀大街只剩下了两人,赵子高丝毫不理会他的客套:“魏公,三大禁卫要反了,你是坐不住了才来见我的吧。”
魏恒公脸色一沉,但他早有忍辱求和的准备,便压住了怒火:“子高,都到了这个时候,你还要跟我说这些么?现在是国之将亡,家将不存,你我之间那点子误会,真值得么?”
赵子高背负双手,只看着魏恒公微笑,一直笑得魏恒公都要发作了,他才缓缓道:“我有办法让秦无忌退军,有九成的把握。”
这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魏恒公皱眉:“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尽管赵子高画出的是一个美妙的希望,但魏恒公可不会轻易相信。
赵子高嘿然一笑:“魏公,我话说在这里,只要你能听我一个建议,秦无忌那边交给我就成了。”
他这话说得极有信心,魏恒公的心开始跳了起来,难道他真有什么办法。
又或者,魏恒公忽然警惕起来,一身冷汗冒出:“莫非秦无忌此次北伐,是和赵子高密谋好的,就是要逼我让步。”
这样一想他几乎可以肯定了,定然是这个原因,正可以解释秦无忌那些古怪的行动。
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赵子高淡淡道:“秦无忌这一次北伐,我根本不知情,如果我真的是和他串通好的,那早在长洛郡失守的时候,就可以发动朝议,强迫你拿出禁卫大权了。”
这说得有理,魏恒公怪异的看着他:“你有什么建议?”他说着走上一步。
赵子高皱眉退了一步,眼神望向了他腰中的那块黑白石:“魏公,你带着神器女娲石,那玩意儿对我影响很大,这可不是有诚意的举动。”
魏恒公手摸着女娲石:“赵子高,我不得不如此,你的心念神咒已入化境,如果我不带着这块女娲石,万一中了你的道,那我就太傻了。”
赵子高点头一笑:“原来魏公早有准备,不过你也藏的真深啊,不动声色的,这些日子从不当面见我,我还以为你对我的心念神咒毫无防御之力。”
赵子高说着摇头道:“没想到你是将杀招藏了起来,准备等到关键时候拿出来,那我可要好看了。”
女娲石是宇内十大神器之一,不但可以防御功法,更能抵御各种魂念之力,的确是赵子高心念神咒的克星。
魏恒公丝毫不在意心思被他看穿:“我今日带此石来,也算诚意在先,至少这秘密武器都拿给你看了。不要浪费时间了,你有什么提议?”
赵子高就等着他这一问,袖中抽出一卷地图,是新绘制的,铺开在了大街上。
那是晋国地图,但上面的分界线却刺痛了魏恒公。
晋国大地被分为了三块,西边写了一个大大的“韩”字。晋国中部地区,除了晋阳国都却写着魏的字样,而包括晋阳在内,直到洛水的土地,自是赵家的地盘了。
“三家分晋,这就是你的建议!”魏恒公眼珠瞪起:“赵子高,你这是罪恶不赦!”
魏恒公已无法冷静下来,一直以来他都以为赵子高争权夺利,是为了做晋国之主,却万万想不到,他竟是要瓜分晋国。
“魏家分得三分之一土地,占据中部地区,难道你还不满意?”赵子高嘲笑的看着魏恒公:“或者你以为自己女儿怀了下一任国君,你只要再坚持几年,等到自己外孙做了国君,便可趁机做那个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