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 龙战长空 > 第一三六八章 火龙与炎龙

第一三六八章 火龙与炎龙(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冒牌干部 阴阳鬼医 贴身医王 逆天邪神 带着写轮眼闯异界 官场问鼎 内部游戏 商战教父 花都特种高手 我的老婆是千金

x-7a“火龙”,模拟器上演练了不知多少次,头一次亲眼见到真机,龙云心中还是充满了好奇。

代号x-7,中文型号名称是“强袭七型”,看一下序号就可以知道,这是中国在强袭机时代研发的第一款量产型原子氢动力战斗机,生产厂家cac,具体的型号设计,在龙云看来,应该说和之前看过一面的x-8“炎龙”比较相似,同样是采用了机头进气的气动布局,不过和后者相比,“火龙”的机体长细比明显要小一些,也没有采用变后掠翼,显然不是一款追求极速的机型。

电瓶车平稳前进,很快把三人带到了停机坪处,跳下车从地面上仰视体积庞大的“火龙”,虽然尺寸比双发的x-8“炎龙”要小一圈,但龙云粗略观察一下,眼前这架涂着灰色渐变迷彩的强袭机仍然要比su-27更大、看上去也更强壮。

x-7与x-8,两种气动布局类似的强袭机,关系有一点类似于中国战斗机家族中的歼-7与歼-8,研发年代上也是如此。

继推出第四代战斗机之后,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的x-7是第一种国产强袭机型号,配备一台量产型原子氢发动机,“火龙”的定位主要放在多用途上,除具备远超战斗机的空优性能外,还可以遂行多种战术任务。

以此为基础,在强袭机时代到来之后,各国又掀起了一波追求高空高速的小潮流,沈阳飞机工业公司才在x-7基础上又走了一遍“蔡国庆”的老路,将“火龙”的原设计改为双发、加长机体,近似碟形的三角翼换成变后掠翼,其他设计基本不变,以牺牲一定机动性为代价换取出色的高空高速能力,最后就连名字也一样,从“火龙”直接到“炎龙”,无意间凸显了单发换双发的本色。

作为新世纪的一名军事爱好者,龙云对x-7到x-8的故事自然耳熟能详,现在亲眼看到一架“火龙”,他走近战机、准备登机时仔细打量一番,也觉得眼前这座庞然大物的线条和构型更流畅一些,也许是原装设计的缘故?

sac,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多少年来的确做了不止一次单发变双发的事。

对这种“简单粗暴”的飞机设计思路,网络上吐槽者甚多,有人更挪揄“哪怕sac生产的面包车,揭开引擎盖,都能看到两个发动机”——对此,龙云往往是置之一笑,毕竟在动力系统水平受限的情况下,如果要满足军方提出的高指标,增加发动机数量的确是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案,至少也技术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是如此,否则如果技术够高,引擎够给力,世界上哪还会有双发战斗机?

撇开可靠性之类的指标不谈,战斗机的发动机,数量当然是越少越好。

在这方面,mig-29算是一个挺典型的反例,采用两台rd33引擎的米格机,在推重比上超过了西方绝大多数机型,同时也要付出航程下降、整机尺寸偏大等代价;世上的事,从来没什么十全十美,所以龙云一点都不纠结于此,他走到“火龙”前机身下,与地勤机师确认一下情况,就沿着登机梯一路爬进机舱。(未完待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末日最终帝国 一品知县 魅帅御都 鬼妻来了 剑道独宰 虫皇主宰 重生成刀 百炼成魔 明末小兵 最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