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 诱敌失败(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时空走私1859 !
作战方案商议既定,精武军就开始紧张的投入到防御作战的行动中去,而诱饵部队也很快选出来,不再是之前引诱那批骑兵进入圈套的士兵,而是第一骑兵团的人。
这是因为此次作战跟上一次不同,敌人离自己更远,人数也更多,又是以挑衅为主,还要做到疲敌战术,所以那些充当诱饵的部队必须是速度快的骑兵,不能用步兵充数。当然了,这一次为了让对方跟来,把怒火撒对地方,所以都是穿着原版的精武军装束,而不再穿破破烂烂的捻军服装。
因为跟清朝已经翻脸,所以精武军在着装方面早就没有了限制,如今除了乙种以下的部队外,甲种部队清一色的都是身穿四色多口袋迷彩服,头戴m56钢盔,腿上打着绑腿,唯有脚上还穿着布鞋,并非是大皮靴。
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价格问题,因为迷彩服跟m56钢盔在现代社会都比较便宜,而且一般也不容易损坏,但鞋子就不同了,皮鞋的价格可不便宜。
再说经过实际检验,布鞋要比皮鞋更轻便透气,走1860年的中国这种土路烂路居多的地方更合适,而且军用的布鞋还可以让这个时代的中国老百姓制作,等于给他们增加了工作岗位与收入,所以最终鞋子问题就依旧是布鞋,跟其他部队一样。
虽然鞋子都一样,但因为迷彩服与钢盔更显眼,所以精武军跟其他部队一眼就能分辨出不同,特别是m56式钢盔,那略显丑陋的造型让人记忆深刻,因此精武军甲种部队在民间也被称呼为花衣兵或者铁帽兵。
就这样,一千诱饵部队重新穿上迷彩服,戴上m56钢盔,骑上高大的夸特马。带上长竹竿以及割下的俄国人的人头,随苫携带了一把夏普斯步枪以及一把柯尔特左轮手枪,然后等精武军的防御阵地展开完毕,就一人双马,全部轻装前进了。
一人双马,当然是为了增加速度,自从精武军根据卡尔松的建议进行了军种改制,特意分出骑兵部队,并把夸特马等优秀马匹集中供给这些人用之后,骑兵部队的技术越加精湛。像一人双马这种情况,是每一个骑兵部队都必须掌握的技能。
由此可以看出,这些担当诱饵的骑兵部队技术非凡,而他们能如此熟练的掌握一人双马,这也跟骑兵部队的作训制度有关。
同样是根据卡尔松的建议,精武军虽然马匹数量不少,特别是优秀的洋马很多,像现代社会经过改良的夸特马、贝尔休仑马还有伊犁马等优秀战马,总数早就超过三万匹。其中只有不到一万匹被当做种马培育,其他的两万多匹全部投入了骑兵部队。
战马虽然很多,但真正的骑兵部队却很少,过去除了李永吉的八百人警卫营外。其他的正规骑兵就只有三个骑兵团,这些骑兵团一个团只有一千名正规骑兵,但候补骑兵却有两千人。
一个真正的骑兵团,对外虽然宣称只有一千人。战斗的时候也按照一千人算,但实际上一个骑兵团的总数有三千人,马匹数量则是三千匹!
也就是说。一个骑兵团中,真正的作战骑兵只有一千,类似于正规的骑士,作战的时候也只按照一千人算;至于另外的两千人则是候补骑兵,平时负责照料马匹,应付后勤,学习骑兵战术,当然也充当替补,类似于骑士中的见习骑士,对外则说成是后勤兵。
平时的时候,一个骑兵团都是三千人整体行动,可一旦发出作战命令,要求骑兵出战的时候,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就只有那一千名正规骑兵出动,而正规骑兵出动的时候,为了增加机动力,最低限度都是一人双马!
这么做看似有些浪费人手,其实不然,这个制度实际上是为了加快骑兵人才的培养。
骑兵不同于普通步兵,花费的心思与培养的成本都太大,毕竟一个人要学会普通的马术本身就不容易了,还得学会应付战场上的突发情况,所以都是优中选优,从一开始的时候,就选择适应马匹速度最快的那批人充当骑兵。
然后,一个最优秀的人当战兵,两个其次优秀的人当辅助,这种情况可以让那名正规骑兵抛开一切杂物,每天把大量时间全部用来专心的训练马术,其他像照料马匹等事情都由后备骑兵负责。
这样一来,就可以让那名最优秀的正规骑兵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的马术以及骑兵战术,从而在最快的时间里形成战斗力,而在这个期间呢,后备骑兵耳濡目染,也会得到学习,学习速度虽然没有正规骑兵快,但相差也不多。
精武军的骑兵部队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形成战斗力,跟这种1+2的战时精英培养制度是分不开的,否则的话,要是按照老式的方法来,一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骑兵的。
当然了,这种骑兵制度是为了应急,真正的骑兵肯定还需要大量时间的学习,按部就班的来,所以在青浦军校中,有专门的骑兵科,而骑兵科除了有大量优秀的战马以及教学材料外,老师也很优秀,正是卡尔松本人。现在卡尔松每天就是悠哉游哉的在青浦军校当教官,日子过得倒也悠闲自在。
由于距离并不算远,才三十里地,所以这批充当诱饵的骑兵部队根本不需要体恤马力,就按照时速25公里的标准行军速度,向据说是俄国干涉军以及清军汉八旗的营地奔去。
也亏得这片土地都是大平原,而且秋高气爽,土地很硬,走的又基本上是官道,所以诱饵骑兵的速度很快,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抵达了敌人营地的外围。
第一骑兵团的团长叫陈横,他也是这次诱饵部队的指挥官,他到达敌人的营地外三里处才下令停止前进,然后就骑在马上,拿出望远镜仔细的观察对面的情况。
三里是规定的安全距离。因为在这个时代,野战火炮还是以前装火炮为主,而野战火炮一般最强的就是12磅炮,这种炮通常也就是能打个1000到1500码,大概1.37公里,所以在1.5公里,也就是三里处停军驻扎,就已经属于安全距离了。
当然,3里的安全距离是最低限度的距离,一般都是要求在5里范围就停军。不过这次他们是充当诱饵,而且陈横一向以胆子大闻名,所以他每次停军都是在敌人三里处,美其名曰是方便观察,但实际上就是为了显示自己胆子大,这一次也不例外。
从八倍望远镜中,陈横发现对面的营地里一片尘土,看起来对方已经发现了自己,于是冷冷一笑。挥舞了一下手臂,大声道:“儿郎们,开工干活了!给我把首级挑起来!”
一片欢快的吼声中,后面的骑兵跟陈横的动作一样。同时拿起竹竿,然后把随身带的首级挑在竹竿头上,然后高高的竖了起来。
这些首级几乎全部都是俄国人的首级,只有一小部分是清军的首级。这些首级被高高的挑在竹竿上,然后这些骑兵就大呼小叫的来回小跑,甚至还不时的掏出左*轮*手*枪对天开枪。挑衅侮辱的意思溢于言表。
陈横并不担心距离太远对方看不清,虽然陈横知道对方未必有自己这样先进的双筒高倍望远镜,不过对方既然是洋人,单筒望远镜肯定是有的,而在三里的距离上,单筒望远镜就算看不清,至少可以看出竹竿上的人头大概是什么人,毕竟别的不说,俄国哥萨克骑兵的军帽可是与众不同的。
然而,自己在这里大呼小叫了半天,对方依旧是没有动静,根本没有派人出来,这让陈横有些疑惑。
对方怎么这么沉得住气?是看透了自己的挑衅意思,还是对方没看清楚?
想了想,陈横撇撇嘴,决定给对方来个更刺激的挑衅,于是吹起了高频口哨,等所有人都停止闹腾,他高声一吼:“兄弟们,老毛子估计看不清,我们给他来点更狠的!我命令,拉开距离,车悬阵,以我为首,跟我走!”
说完,陈横挑着竹竿上的人头,大声高呼,一马当先的冲向对方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