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饮鸠止渴(2 / 2)
“林总,你看,要不要换个方式出口?”冯会计试探般问道:“比如暂时通过外地的进出口公司,或者由生产企业直接出口,你觉得怎么样?”
林瑶闻言,将身子往椅背上靠了一靠,似笑非笑地反问道:“我知道你这是为公司考虑,不过卓越本来就是贸易公司,这样做,和将自己的客户拱手让人,有什么区别?”
冯会计微微一怔,而后老脸一红,“我也是一番好意……”
林瑶觉得自己差不多能猜出冯会计的想法:卓越实业目前出货越来越多,账上的余额却越来越少,而且公司里有十几名正式员工,每个月的开销不少……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如果退税迟迟不能到账,那么这个成立才半年的公司可能快要撑不下去了。
若是将现有订单转到外地的进出口代理公司那里,或是让生产企业直接出口,所有问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大雾)!
林瑶相信冯会计是出于好意,但是财务毕竟是财务,做事只从经济角度来考虑问题。
冯会计的提议或许真是为卓越“好”,但是林瑶真要是这么做,结果会怎么样?
卓越实业作为新成立的贸易公司,凭什么在市场上立足?是信心也是信任。
卓越实业本该为外商和生产企业服务,成为两者之间一座稳固的桥梁。
如果按照冯会计的建议,让外商直接从生产企业那里采购,或是通过别的进出口公司向生产企业采购,这就好比这座桥梁刚刚建成通车就得拆掉。
以孟加拉客户为例,三个月前,林瑶通知他,卓越实业已经成功拿到进出口权,从今往后,将由卓越实业直接安排出货事实,孟加拉客户欣然应允。
三个月后,卓越实业又需要通过其他公司出货,客户会怎么想?
等到退税正常以后,是不是还要找个好的理由,将出货重新转回卓越实业?
万一再遇到其他的困难,是不是又要找别的公司代为出口?
这样的事几次三番的发生,将严重打击到客户对于未来和卓越实业合作开发市场的信心。也会让他们产生不好的联想,如果外商和生产企业都不再信任卓越实业。
这么做,不异于饮鸠止渴,用不了多久,卓越实业的这些客户就会流失殆尽!
在林瑶看来,她别无选择,只能继续从卓越实业出口,惟有这样,外商和生产企业会继续信任卓越,保持现有的合作模式。
问题是,这样一来,积压的退税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总有一天大到超过林瑶的承受能力……
林瑶忽然觉得,不论她怎么做,卓越实业似乎都是死路一条?
“如果,我是说如果,我朋友介绍了一家不错代理公司,他们只收3%的手续费……”
冯会计兴致勃勃地说完,她忍不住再次打量了苏蕊一眼,越是打量,脸上的笑容越是僵硬。
林瑶顿时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
进出口代理公司的代理费一般是相对稳定的,省内老牌进出口公司一般收取1.5%-2%的手续费,在小型进出口公司,只需要1%,林瑶还没有听说过收3%的。
或许,是时候招一名全职外贸会计了。
林瑶脸上依旧不动声色,“这件事我自有主张,放心吧,卓越没这么容易垮。”
撂下这番话,林瑶大步走出财务室。
大办公室里繁忙依旧,敲击键盘发出的声音与电话机、传真机、打印机的声音此起彼伏。
卓越实业这次到上海参展,效果比林瑶预期的好很多,这段时间收到的询价单多不胜数。
这些询价单,大部分都是卓越现有的产品,得益于事先整理好的产品这些产品已经有了统一销售价格,业务人员有部分定价权,他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采购量和对产品、包装、交货期、付款条件……等要求,给予一定的上下浮动权限,假如超出指定范围则需要林瑶的批准和认可。
客户的询价中,有少部分产品是卓越没有的,便需要找新的供应商,询价、还价。
至于这次从展会上收获的供应商及产品信息,林瑶也已让人开始询价和验厂,从中筛选出一批合适的厂家作为合作对象,并将这些合作对象的产品信息纳入卓越的产品库。
这几个月里,卓越实业的十来个人,每一个都忙得不可开交,新客户和新订单源源不断。
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卓越实业用不了多久就能正常退税,那么这些新客户订单的利润已经可以维持公司的日常开支。
如果不能正常退税,那么卓越实业出货越多,林瑶的资金压力就会越大,最终将她彻底压垮……
***
天色逐渐暗下来,楼下的道路被街灯映得昏黄。
大办公室里的人陆陆续续走了,而林瑶一直待在自己的办公室,从她踏进外贸行业至今,已经三年又八个月,她对于这个行业一向是充满信心,并满怀憧憬的。
她对于卓越实业有着无数的构想,为了实现这些构想,她将自己积攒的积蓄全数用在卓越实业,买写字楼、注册公司、注册商标、招兵买马、参展……
她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将更多的华国产品卖到国外市场,也一定可以让“卓越”这个品牌响彻国内外的机械行业。
而现实生活中,她的公司才刚刚起步就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从决定成立公司的那天起,她就知道自己应该试着习惯身份和角色的转变,应该相信自己公司的员工,将自己手上的客户,将自己的工作交给对的人去处理。
她应该渐渐成为这个团队的领导者,而不是一个优秀的业务员。
然而成为一个小企业的领导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于林瑶而言,只要够勤奋、够努力,又能仔细揣摩客户需求,做出业绩并不难。
难的是,她该如何让这个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何让这个组织高效而有序地运转,又该如何让公司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而不是因为一点点风吹草,她的员工就想放弃卓越,另谋出路,走之前,还要尽可能多捞些好处。
为什么会这样?
她颓然地缩在大班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