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最大的财富(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我们的世界大战 !
王珏一边问陈昭明,一边用手指着远处一个接近7米高的类似印刷机一样的巨型设备。那个巨大的设备正在轰鸣运作着,噪音传到王珏身边来的时候依旧非常巨大,让他和陈昭明两个人说话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已经是在扯着嗓子在喊了。
“司令官!那是一台轧机!是用来将钢坯轧成坦克用的装甲钢板的……”提起这个设备来,陈昭明就一脸的自豪表情了。大明帝国因为工业起步较早,工业底子也较厚,所以在传统工业上拥有着比其他国家更大的优势。比如说中国有可以为战列舰生产装甲板材的轧钢机,宽度已经超过3米,特种轧钢设备上的辊身,长度已经接近4米。
当然,为坦克生产装甲钢板的轧钢机,宽幅并不需要那样夸张。不过眼前的这个轧钢机个头也不小了。毕竟轧钢机需要将生产出来的钢坯轧成钢板,自身的结构强度,就要比钢材的强度要高。虽然钢坯是要被加热成炙热柔软的状态,但是其本身的硬度依旧还是非常惊人的。
整个轧制钢板的过程不可能一气呵成,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执行,最终原本厚重巨大的钢坯,会在轧钢机的一次次锤炼碾压下,变成厚度合格的钢板。这些钢板将被焊接到坦克的正前方,为后面的车组成员还有发动机设备已经弹药提供保护。
最开始的时候1号坦克的原型车采用的是铆钉结构安装钢板——也就是在坦克正面的装甲上密密麻麻的打上铆钉,用这些铆钉来固定这几块厚重的钢板。可是后来因为车体重量的问题,以及尝试技术的想法,最终采用了焊接车体结构。
这即便是在几十年后,也是一个先进的举措,不过在当时看来,这种刚刚开始在海军造船领域掀起的焊接技术狂潮,还是太过好高骛远了一些。首先就是建造耗费时间并且占用大量稀少的焊接技术人才,其次就是让坦克的制造成本有些居高不下。
最终的妥协结果,就是坦克在非承受攻击的底部还有内部,采用铆接结构来节约成本和生产时间,在正前方的装甲防护地带,采用更加结实的焊接技术。
那台轧钢机在王珏的注视下继续工作,几名工人在机器的周围忙碌着,他们控制着一块块燃烧成赤红色的钢坯进入轧钢机,经过一次次的滚压,原本的钢坯一点点的变薄,最开始的时候是300毫米厚,最终变成1号改进型坦克车体前面30毫米厚的装甲钢板。
有的时候你不得不佩服人类的智慧,利用两个滚筒相向滚动时候的吸附力,设计出用两个大型辊轴去轧压钢材的机械。就如同现代复印机卷入一张A4打印纸一样,轧钢机一块接着一块的卷入烧的如同岩浆般赤红的厚实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