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青石坳岛之行(2 / 2)
今天听说国家首长要过来自己家里,唐延年也不敢怠慢,赶紧换了一身春节才穿的衣服,比平常整洁许多。
这是典型的渔家小院,院子里支着几支竹竿,上面挂着渔网。
在院子里事先摆放了一圈木凳子。首长也不介意,随便就找了一张,先请秦老爷子坐下,自己也入了座。
苏进才说:“首长,这位是唐延年,是老渔民。”
首长笑道:“老唐同志,你家就你一口人?”
唐延年道:“还有个小孙女,在县里读书,假日才回家。”
院门口早围了不少人,院子里站满了省里和市里的领导干部。
院子外头的村民三五成群地站在那里。大家都对国家领导人感到十分好奇,说首长是多大官,他们整不明白这里头的行政级别,只知道搁在古时候,也就是戏文里常出现的皇上了。
于是眼睛都偷偷儿往屋里面瞟,有人甚至爬到了树上,伸着脖子往里头瞅。
这时,听得外面忽然有人喧哗。首长闻声,便望望外面,见大家都往这边张望,于是又朝他们笑了笑。
不过这倒把滨海市的各级领导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心想是不是有人上访来了?下到基层,就怕碰上群众当面递上状子。
毕竟这次行程没有经过事先的周密安排,完全就是碰运气,真不小心弄出个好歹来,就是政治事件,自己脑袋上的乌纱恐怕就戴着不稳当了。
幸好之后一直很安静,大小官员才把心重新塞回胸腔里。
院子里头,首长和唐延年聊到了生计上的问题。
“现在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
“捕鱼,修渔具。”
“收入怎样?”
问到了收入,这事就敏感了。唐延年怕犯忌,抬起眼来看了看省、市里的领导,又看看林安然,求救一样。
秦老爷子说话了:“老乡,有话就直说,说真话,说实话,不要担心其他事。”
有了秦老爷子的鼓励,虽然唐延年不知道他是什么官儿,不过却看出来他地位非同一般。
于是大胆直言道:“收入不怎样。以前这里很多人养鱼,现在基本都不养了,都出去打工了,捕鱼的人都少了。”
首长噢了一声,问:“这是为什么?”
唐延年道:“养鱼的没系统规划,大家一共而上,结果技术没跟上,天气一变化,鱼死了就赔钱,所以不养了。打鱼的近海鱼少了,要出远海,出远海要大船,很多人又买不起,就算能买得起,回到这里也难卖掉,要开船送到市区码头才有人收购,一来一回多了几百元费用,不划算。”
首长听了沉吟不语,过了片刻才侧头对陪同而来的省委书记顾林和省长佟学良道:“你们要想办法,解决这里卖鱼难的问题。”
顾林和佟学良连连点头说好,回去一定解决。
秦老爷子忽然道:“我看在这太平镇上搞个交易市场,就挺好嘛。”
听他这么一说,赵奎和刘大同脸上十分难看。
佟学良想给机会赵奎他们解释,便道:“大同同志,你们在这里建交易市场可行吗?”
刘大同得了说话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忙道:“这一点有些不现实,这里地处偏僻,渔民虽然多,但是在这里见市场,只服务附近几个镇的渔民,似乎有些浪费资源。”
佟学良点头道:“恩,建个小的市场作用不大,建大的市场又确实浪费资源。我看可以通过让企业上门收购的形式解决问题比较合适。”
秦老爷子又道:“我昨天看了一个方案,挺不错,如果在这里实施起来,可行的话,建立一个大型的海产品交易中心就不成问题了。”
首长颇有兴趣问:“秦老,您老人家看来是做过调研了。”
秦老爷子笑笑道:“也不是,只是我老战友的孙子正是这里的镇委书记,方案他做的,我也就是凑巧听他谈起过。不要,我让他解说下?”
首长道:“好嘛,我很有兴趣听听。”
赵奎和刘大同再一次面面相觑,忽然明白这秦老爷子恐怕不是单纯来这里省亲的,而是来这里给林安然造势的,恐怕这一号首长要来的事情他也早知道了,故意把人引到这里来了。
那个计划显然就是林安然曾经提交给自己的那份海洋综合养殖项目的计划方案书,只不过被自己否决了而已。
如果现在汇报,得到了首长的首肯,那么想在这里再建什么重工业区恐怕是海市蜃楼而已了。
一想到这里,刘大同心疼得要命,自己筹备了那么久的炼钢、炼油项目前期工作就等于白做了。
他目光看向林安然,后者却放佛没看到他一样,开始侃侃而谈自己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