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周策(2 / 2)
“熟悉的力量?”秦轩:“什么力量?”
“不周人的力量。”
“不周人是什么?”秦轩问:“跟不周汉又是什么关系?”
“不周汉是九九山海官之一,”嬴姐姐觉得兔姐可能不太清楚山海官的事,解释道:“是我在平定天下后,召集天下奇人异士进行册封,让其辅助管理天下。”不过嬴姐姐其实并没有看到山海官齐全,山海官汇集中央,进行册封,是在大秦覆灭以后,由董公羊主持进行的。
“不周人,应该是曾经统治过无数世界的种族吧。”李清灵此时也开口道:“山界人曾经也自称过不周人,可惜,不过哗众取宠,跟真正的不周人相比,山界人终究还是差的太远,他们最多也就是拥有不周人血脉的后裔罢了。”
“我们之前遇到的刑天,被称为山界兽,可在他转化为不老不死的山海兽之前,帝国时代,像他这样的存在,都是拥有不周人血脉的不周后裔,”兔姐说:“神州最初拥有文明,是在6000万年前,最初的古代人诞生在这里,可就跟我之前说过的一样,在那个时候,神州世界在无数的世界和文明中,只是最微不足道的那一个,就连神器使的文明都要比神州强大。”
“那不周人跟这不周策有什么关系,不是说这是不周汉祖师爷传下来的秘宝吗?”
“不周人最特殊的力量,就是能够将任何能力,完美融合。”
这种力量并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将万物融入体内,且不会出现排斥,而是完美融合,听兔姐说,当年的不周人正是靠着这种力量,通过侵略别的世界,不断壮大自己,最终成了全世界最强大的文明。
“虽然不周人最后覆灭了,但他们的力量却流传了下来,”兔姐又想了想,说:“怪不得我觉得刚才那人有种熟悉感,那个叫荒补天的家伙,他恐怕是个不周人。”
“那家伙就是不周人?”
秦轩原本还以为不周人又多厉害,此时一听兔姐这话,顿时觉得不周人也没啥卵用了。
好吧,荒补天大大拉低了不周人的平均智商。。。
“但那人也太什么了吧。”秦轩:“这么重要的宝物,他随便就给拿出来赌啊?”
“不周策在我们手里,会有极大的作用,但在他那里,这东西,就是个鸡肋,”李清灵似乎也知道不周人,她说:“若大姐头说的是真的,那人是不周人,那他必然已经到了不需要这不周策的程度。”
“说了这么多,那这东西到底怎么用啊?”秦轩发现她们介绍了半天不周策的来历,可谁也不知道这东西的用法吗:“你们都不知道?”
“咳,”嬴姐姐:“我,应该知道。”
嬴姐姐没有见过这不周策,但她曾经见过不周人留下的遗迹,知道一些事,她从秦轩那里将‘不周策’拿了过去,一番端详后,了然的点头道:“我明白了。”
不周策的使用方法并不复杂,甚至很简单。
这书,一共有五十页,每一页,都代表着一个名额,只要将生灵的气息附着在上面,不周策记录后,就会开始潜移默化的改造生灵的潜能,开发其血脉。
“难道是不难,”秦轩摆弄着不周策,说道:“可这就五十页,只能记录五十个生灵,是不是太少了啊,就这也算秘宝?”
好像也不是那么厉害的样子啊。。。
“先试试看吧,”兔姐说:“清灵,你来尝试一下这东西的效果。”
本命很特殊,哪怕再厉害的诅咒,只要一次死亡和重生,就会完全解除,不周策看似厉害,可本质上说,也只是彼此建立了一个特殊的契约,不周策通过这种契约,不断改造生灵,如果是本命来尝试的话,哪怕出了问题,只要让秦轩来一次主动重生,也就是让清灵睡一觉,等第二天醒过来后,就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免疫一切副作用。
至于副作用的定义是怎么样的,这也不得不说本命重生的厉害之处了。
本命重生所谓的副作用,在于画妖师的想法,只要是画妖师觉得对自己本命有害的力量,那无论是增加攻击,还是增加速度,一样属于副作用,照样给你祛除掉。
“好。”
清灵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同不周策建立了联系,下一刻,秦轩便看到不周策上出现了清灵的模样,不周策原本的纸张颇为陈旧,可此时的第一页,却是如同艺术品一般,成了闪烁着流光的晶莹书页,上面有着清灵此时的模样,而且活灵活现,极为生动可人。
“漂亮,倒是挺漂亮的,可就这样?”秦轩觉得还是没有解决他刚才纠结的问题,一共才五十页,根本不够用啊。
“嗯?”
忽然,兔姐注意到纸页上,清灵的模样正在一点点淡化:“原来如此!”
“这些纸看似只有一张,其实可以使用无数次,”兔姐说:“每一页纸在记录完毕后,会将上面的内容藏起来,留出空页让人继续使用。”
任何秘宝都有它的独到之处,只是比起一些威力巨大的宝物,不周策似乎并没有什么强大的破坏力。
可仔细一想,能够激发生灵潜能,只要有材料,就能让山海兽进化,从而快速培育出强大的眷属,同时还可以让这些眷属的血脉获得强化,甚至出现返祖现象,大幅度提高其品质,是的,品质,这不周策能够激发一种山海兽的血脉,虽说大部分山海兽返租后,潜力依旧只是6星,可如果你真的能凑出6阶大军,那一样是无比可怕的力量。
当然,不周策也有着极限,它所能返祖的山海兽,最高也就6星,无法制造7星传说级山海兽,这一点,全世界估计也就秦轩的特殊妖力,以及《山海异志》这种至宝,才能够做到了。
秘宝与至宝,虽然只差了一个字,却是云泥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