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三线(1 / 2)
“那搞生产很不方便啊......”
“是的,但没办法,就是怕被人一窝端了。”
“这些地方原来大多也是知青的去处。”
“七八年有些三线建设工程就已经停了,这几年一直也都在想办法转产,军转民。”
“所以因为当初的布局,有的转产就很困难。但因为之前堆下去的东西太多了,确实难度很大。”
“院里在城都设了三线办,就是为了协调这个事。”
汇报内容有点空洞,没有照片,没有沙盘,没有具体想法,只报了些数字,还不知道是否准确......
如果一鸣同志在这里,估计早就挥手打断各人的话头,直接让他们把所有的资料搬过来自己看了。
都这么汇报难怪效率低下!
七五计划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三线地区接下来的布局。
军转民用,转了什么产品,样品在哪里?市场在哪里?
都没有!
都没有你开什么会?!
一个会议室光是拿纸念,没有黑板没有沙盘,这能开出什么结果?
李建国越想越生气,心头仿佛有个小火苗在一点点烧着。
思儿心切窃窃私语与人为善......
思儿心切的是李建国,窃窃私语是边上的那些人,与人为善的是会议气氛......
建国同志带着寂寥的心情掀开桌上的点心盒,这里头每人一盒,标准装是四块黄扑扑的驴打滚,这玩意又叫豆面糕,一口一个,香糯得很,配茶很不错。
李建国把最后一块塞嘴里,慢慢嚼着,目光缓缓扫视着各人。
他坐在后排靠门,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离座从后边经过,过了一会又悄悄回来,跟乡里公社里头开会比,也就是安静了点,没人端着饭盆......跟县里的会比,差一个打毛衣。
午饭直接取消,用点心茶水来代替......对了,还没有摆烟,刚发的新规定,开会不准抽烟,也算是个进步。
嗯,没发肉骨头。
…...
什么是三线,现在三线的情况如何?
李建国还真不怎么了解,他参加工作后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沈县,在国家眼中,沿海这算是一线,往里一圈的省份是二线,三线那就得是中西部地区了。
三线工程是国家很长时间投入大量资源的一个巨大工程,从1964年开始,整整十六年。
全国数以百万计的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农民工建设者,奔赴甘陕川贵这些广袤的三线地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工作。
这里头堆积了无数资源,这些资源,在马上要开展的国家建设中,应该如何利用,自然非常重要......
李建国问题很多,却也不方便提问,毕竟身份很敏感,而且隐约也知道,这会只是让他了解一些基本常识——从地方股升级到中央处,你肯定缺点什么,不是氮磷钾钙......
他的本子里还有一份与会人员的名单,单位和职务,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
如果不是,难不成安排自己开这个会是为了查出点什么东西?
不然呢?
难道只为了让自己体验一下这种会议生活,然后跟一鸣同志说你别太折腾,这里大家习惯了慢节奏,实在快不起来吗?
那直接说就是了,何必摆开给自己看。
于是李建国一边听一边记录,顺手还标注了各人开会时的小表情,还有上厕所的次数,厕所跑得勤,肯定有问题,......
“我们现在进行的三线搬迁,主基调是脱险,为什么要脱险,也正是因为当时建设的不合理,设施经常因为自然灾害而损失。”
“举个例子,七机部有个洞六七基地,八一年一场山洪,几乎给冲没了,下去调研的专家说,整片厂房都被泥石流盖掉。美国人用卫星拍了照还报道,说我们一个火箭基地消失了......”
总算有点干货......美国人的卫星,天天在拍我们,儿子说过,可以让敌人帮我们干活,他会怎么做?
“嗯?”
李建国身子被轻轻碰了一下,扭头看到是王清。
不用打眼色就知道有事,站起跟着出门,无人注意。
出门见到两张脸,李建国大概就猜到是谁找自己,心中不由得又是一阵紧张。
现在他跟别人的关系都有些微妙,心理上最亲近的其实是周正,但老将军已经南下,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平时走得近的是纪主任,但这位能力一般,而且儿子也说过要担心点这位的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