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秦望舒其人(2 / 2)
此言一出,朝堂中人面色各异,楚太后的脸色隐于帘幕之后,但想必也决计不是什么好看的脸色,而一旁与之并列而站的外姓王楚曦和干脆轻笑出声:“秦文忠公为国捐躯,边关多亏其一力抗敌才拖延至我军赶到,而今北境虽定,却仍有蠢蠢欲动之势,秦文忠公在世时主动请缨保卫边关,常言道虎父无犬子,秦大人不妨再去守卫一回边境,不知意下如何?”“王爷此言有理,秦文忠公在世时文武双全,想必秦大人亦是如此,臣附议!”礼部尚书原本就是楚氏的爪牙之一,此番附和也不奇怪,而他这么一起头,其余几个摇摆不定的官员也一并低头躬身道:“臣等附议。”
与此同时,玉阶上的天子和身处一旁垂帘听政的楚太后皆未开口,似乎也是在等着看这出戏的意思。
秦望舒细眉一挑,干脆转眸直直看向一旁的楚曦和,他的面貌自然称得上俊逸若仙,只是那双凤眸多少带了些妖异。
可惜生的这般好相貌,行事却过于下作。
“臣乃文官,执掌朝政大事,故而知道此番平定北境,楚家军功不可没,至于这排兵布阵守卫边疆嘛,臣不敢献丑,既然叛乱未被全然平定,以臣之见,还是燕王亲自坐镇最为合适。”
秦望舒带笑的杏眼毫不畏惧的迎上楚曦和骤然闪过寒光的凤眸,二人对视之际仿佛有噼里啪啦的火花在彼此的视线中迸溅,其余人等见状立刻低下了头,不敢再趟这趟浑水,当然也有不少人觉得这秦望舒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竟敢公然与燕王楚曦和作对。
半晌,二人没有再说别的话,楚曦和面色有些难看,却还能勉力做到几分倨傲,帘幕后的楚太后见状,凌厉的丹凤眼顿时一眯,随手拾起了案上的奏折开口:“淮南水灾,庄稼涝死,赈灾官银被劫,秦相以为该当如何?”
她这般举动原本是想治治这个初出茅庐的嚣张小子,没想到秦望舒只是微微抬眸,移了停在楚曦和脸上的视线,从容不迫的回道:“涉事官员一应贬职,主押运官当打入天牢。”
此言一出,还未等朝臣变脸,她立刻续道:“眼下当务之急是安抚民心,重新支取赈灾银两,以示朝廷对于灾民的重视程度,而原本的押运官监察不力,导致官银被劫,必然失去民心,为今之计唯有重新择定押运官,令当地知府亲自来接,朝廷兵马随行,这才能保证下一批银两的安全,至于先前已被劫的那箱官银,臣以为,不必急于抓捕。”
“不必急于抓捕?”楚曦和原本听她的意见便一口气哽在了喉间,原以为天衣无缝的计策在最后居然出了纰漏,他自然趁机讽刺,“秦大人慷慨大方,以为朝廷官银乃是大人的府上私银不成?劫取赈灾官银乃是死罪,不追究,难道是让那些胆大包天的山贼以为我朝中无人?”
秦望舒闻言却也只是从容一笑,不慌不忙的回答:“第一,劫取官银的贼人乃是山贼,论地形的熟悉程度,无人出其左右,到时无谓的折损朝廷兵马去追捕,得不偿失;第二,官银无法私用,必须重铸才可在民间流通,那批官银数量庞大,短时间内无法重铸熔炼;第三,山贼之所以会走投无路到打劫官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确实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所以会迫不及待的率先熔炼一批下山换取口粮等物,故而我们只需在附近县城守株待兔即可,如此一来,既不会影响赈灾,更不会折损无谓的兵马去抓捕山贼。”
她话音刚落,殿内顿时陷入了一瞬间的沉寂。
这番话乍听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细细思索起来确实是最好的办法,只不过他们一直都陷入了朝廷颜面不可丢的误区里,但这条计策虽好,但太后和燕王……当真会同意?
玉阶之上的少年天子顿时目露欣赏之色,楚太后帘幕后的一张半老徐娘的脸气的都扭曲了。
而一旁的楚曦和面色冷凝,咬着牙一字一句的说出四字:“秦相睿智。”
楚太后偏似不信邪似的又紧接着打开第二册奏章:“西北久旱成灾,知府失踪,秦相以为如何?”
这些都是朝中积压已久让人头疼不已的问题,既然这个秦望舒这么喜欢卖弄,她就给他这个机会。
“引流,灌溉,赈灾,重派知府。”秦望舒几乎是想也不想的道出这几个字。
“如何做到?”楚曦和这才对秦望舒起了三分兴趣,这些计策他不是没有想过,只是实施起来难度过大,他倒要看看这位秦丞相……究竟有何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