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第二十九章 大恩难谢(1 / 2)
这些天,齐远恒一直在随意居中坐镇,暗中影响民间舆论,孙柯这事被广为传播,如今足以与惑主流言抗衡,也有他的一份功劳,但是这事被再次翻出来,源头却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
他与卫家,或者还有其他人,都是出手推波助澜者,第一个放出这风声来的,却不知是何人了。
不管怎么说,这人在这种时候放风,肯定是和他们站一边的,齐远恒就让人注意着,去打听一下背后之人是谁,有没有联手的可能。
没过几日,袁宏敬就带着一人来见他了。
“齐大居士!”来人见了他,抢先拱手为礼。
齐远恒抬头一看,来者是一位三十上下的男子,仪态俊美,姿容上乘,风度翩翩,见之就让人心生好感。
齐远恒略一思索,认出了他是谁,吃了一惊,马上站起来,回了个大礼,唤道:“孙大人!”
“如今我赋闲在家,并非官身,齐大居士请不要多礼!”那人急忙上前,伸出双手扶起了齐远恒。
原来,来人就是孙柯案的主角,孙状元孙县令本人了。
当日孙柯冤屈得雪,死里逃生,但是因为这事,太后大怒,命人发难,将永宁侯陷入了“逆王案”,皇帝几经周旋,才以流放卫衍了结了此事。
皇帝每每想起这事,心里就各种不舒服,不想听任何人提起孙柯,更不想再起用他,以至于孙柯这几年一直赋闲在家,读书写字消磨时日。
他本是荆州人士,家中颇有资产,不过他这一支人丁不丰,几代都是独子,在他未考中进士之前,全家就搬来了京城,在城里买了个小宅子,城外买了个大庄子,陪他备考读书。
他高中状元,成了中书舍人,却因一时行差,起了走捷径的念头,没有拒绝皇帝别有心思的下棋邀约,以至于陷入了宫闱之事,后来就被心中有鬼的皇帝给远远外放了,不过他的家人一直住在京城。
他蒙冤入狱,被押解到京,家里人为了救他,病急乱投医,费了许多钱财上下打点,却连一句准话都没有得到。
但是不曾收受他家一点好处的永宁侯,知道这事后,却仗义执言,君前进谏,最终让皇帝下令重审此案,还了他一个清白。
偏偏因为他这事,又连累得永宁侯被流放。
孙柯有时候想想这些事,就觉得人生的际遇,很多时候真的说不清楚。也不知道他和永宁侯,到底谁更倒霉了。也许沾了皇帝的边,就是这么身不由己吧。
当然,这种腹诽皇帝的话,他也只敢在心里想想,绝对不敢让其他人知道。
永宁侯本是仗义执言,孙柯若用财物去谢,倒要让这事变味了,所以他出狱后,只身空手去卫府道过谢。当时永宁侯客客气气地招待了他一顿茶水,就送客了。
后来永宁侯被流放,孙柯在这事上根本使不上力,他就一直纠结着,他到底该怎么来还这段恩情,一直到永宁侯回到京城,他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来报答。
永宁侯备受家中宠爱,也备受皇帝宠爱,什么都不缺,而且大恩不言谢,这救命之恩,流放之苦,当然不是能轻易了断的。
这次流言突然闹了起来,孙柯也是在官场历练过了,而且差点被坑得丢了性命,他一见这个架势,马上就意识到这是有人要和永宁侯过不去了。
至于真假,真的不重要,想要用这事达到什么目的,才最重要。
当然,有些人肯定会纠结于真假,想要知道永宁侯是不是真的惑主了,或者皇帝是不是真的为了他要遣散后宫,不过那不是幕后那些人的用意。
孙柯反应过来,就命家人雇了些闲汉,放起了这个风声,把他当日的事再次摆到了众人的眼前,供人谈论。
不过他势单力薄,虽有家人帮忙,却卷不起多大的风浪,如今声势大到足以与流言抗衡,自然是因为其他人也意识到了,他这事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反击方法,一起出手了。
过了几日,他家管家从雇来的那些闲汉嘴里,知道有人在打听他的事,而且打听他的还不是一拨人,他就起了来随意居见一见齐远恒的心。
他的事,原先就得罪了许多人,还得罪了皇帝,这次他出手,又得罪了很多人,别人拿永宁侯与卫家没办法,但是对付他一个赋闲在家的闲人,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这种时候,他当然要与队友靠拢,免得单打独斗,被人偷偷阴了都不知道。
官场之中,为什么会有各种抱团,就是因为独自一人,太容易被人下黑手了。
孙柯差点用项上的人头来明白这个道理,此时肯定不会再犯这种错了。
齐远恒齐大居士虽然是位闲云野鹤,没有官身,但是他进过善言,皇帝传诏天下嘉奖过他,如今的清流民议中,以他的意见为首,又与永宁侯有着过人的交情,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
至于孙柯为什么不与永宁侯,或者与卫家直接接触,当然是有原因的。
还是那句话,他要是与卫家走得太近,永宁侯这忠贞义士的名声就要减去几分了,而他与卫家没有直接的关系,才能让人信服,永宁侯这般仗义,只为公义,不为私谊。
如此这般,永宁侯才是正直忠义之臣,有人传他惑主,肯定是污蔑了。
以上种种,就是孙柯今日来见齐远恒的原因。
“孙状元请上座!”齐远恒见他这么客气,就没有和他多礼,换了个称呼,伸手请他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