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 42 章(1 / 2)
马车停停走走,出了山门,路过巍峨宫墙,穿过繁华街巷,往城东而去。
老榆钱树长起了新芽,浅碧如玉,娇怯喜人,等再过些时日,就可以采榆钱来吃了。
苏安刚下车,还未敲门,便听见自院墙内飞出的琅琅读书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小小一个济慈院,却响起了读书声,苏安在门口听着,不由面露笑意。
门吱呀一声,从里头开了,妇人探出头来,认出了来客,忙打开大门,迎着苏安往院里走去。
此时春寒已消,东风送暖,院里挤满了坐在小马扎上读书的孩子们。上次来时,他们还都缩在被窝里睡懒觉,今日再一看,都举着书本诵读,摇着头,念着书,一改惫懒疲态,露出了少年人的朝气蓬勃与娇憨可爱。
南边田地也冒出了新绿,种子萌芽,万物生长,满园的春色关也关不住。
妇人引着苏安穿过院子,往正厅走,边走边拿书卷敲敲抬头张望的孩子,叮嘱道:“好好读书,不许分心。”
正厅门口堆放着三四个麻布口袋,让苏安饶有兴趣。袋子装的鼓鼓囊囊,半人高,全是些布制手工品,小花瓣样式,每袋颜色款式各不相同。
“这些都是孩子们做的手工,给吉祥坊做的。”妇人脸上堆满了笑,乐呵呵道:“这一袋就能换三两银子呢!”
苏安对平常百姓家的日常花销没有概念,她钱袋里的银票面值最小的也是五十两,遇到看得上眼的稀罕物,就是要价上百两银子,她能眼都不眨地掏钱。
她闻言不由皱起了眉头,“这么大一袋,才换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很多啦!”妇人解释道:“在码头为别人扛一天麻袋,也就到手百十文钱。”
“如今,待在家里,不用卖力气,不用挨风吹日晒,轻轻松松的就能把钱赚着。”
这当然是吉祥坊的活,宋歆以前就想着怎样才能帮到这些济慈院身有不便的人呢?在城东吉祥坊开张后,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这个办法。把布料打包送到这儿,然后用计件的方式结算薪资,手快手熟,工资自然高,手慢手疏,工资次之。
不管如何,这些在外面闯荡,屡屡碰壁的人能缓口气,最起码能养活自己。
苏安听她的解释也对这吉祥坊来了兴趣,出了济慈院,就催促车夫转道,去吉祥坊看看。
此时吉祥坊正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