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2 / 2)
“臣李立言,代先父及阖家八十五口,叩谢陛下隆恩!”,李立言听到皇帝的圣旨后,狠狠地在地上给皇帝扣头。
从追谥上就能看出来,皇帝对父亲的评价极高,不仅追赠了三公和宰相的职务,更是赏赐了国公的爵位,三代不减啊,这是多么大的荣宠。
“卿父,品德高尚、清净高雅,自武德朝至今,常有治国良言奏闻于上,先帝和朕都受益良多。随后又不顾年高体弱,在东宫治学多年,不仅培养了太子,更是为我大唐培养了的未来耗尽了最后的心血。区区的官职和爵位,不足以表其劳苦,这一切都是他该的。”
话毕,李世民从龙椅上走了下,推开了殿门,一股冷风吹进瞬间就让本来温暖的大殿,骤然的降了几度。可李世民却毫不以为意,抱着膀子一边看着外面漫天的白雪,一边叨咕着:李文纪,李文纪,一个不错的老头!
武德朝的时候,听说李纲出任东宫的太子少保,李世民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是滋味的,这不是因为李纲历仕三朝,门人学子遍布天下。
而是因为李纲是天下公认的帝王之师,有了他做老师,不仅能皇帝的圣意归属,更是能在大义上证明那个皇子拥有当皇帝的资质。
可惜啊,自己是没有这个福气的,所以在为李承乾选择老师的时候,他就意属李纲了,即使没有长孙无忌的推荐,李世民也会把他请出来。
以前,好学的李泰上书求了好多次,希望可以拜在李纲的门下,或者执以弟子礼去请教学问,可都被自己一一驳回了。
为什么,没有为什么,这不是说忌惮李泰的那点小心思。而是因为这个老头儿在安州之乱后,上了一道密折专奏,清楚明了的说了诸位年长皇子们优缺点。
再他看来,高明是块完美的璞玉,让他雕琢了几年反而大大限制了他的天分。
其他的皇子非但没有当皇帝天分,更是容易招来灾祸,身死国除将是他们最终的归宿。皇帝要是想让他们能安稳的度过余生,最后趁早断了他们的念象。
否则,一旦矛盾激化,仇恨的种子发了芽,在皇帝百年之后,难免还会有一场血雨腥风,即使没有高明的命令,或者说是高明的命令根本就不管用。
在东宫多年,他太知道,那些热血青年的德行了,说他们有志的年轻人,不如说是荆轲一类的慷慨之士,高明对他们恩遇越高,他们的做的就会更绝,和这种卫主的忠贞之士,在这方面是讲不清道理的。
所以李纲的这份奏章是皇帝在上元节前对宗室进行织剪的一个重要原因,历经了一场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太知道人心的重要性了。
“父皇,天寒,您还是应该保重龙体才是!”,就在皇帝在深思之时,李承乾将自己大氅解了下来,披在他的身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