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开始动工(1 / 2)
李大有办事果然迅速,李成前脚刚到家,屁股都还没坐热,后脚就有人来叫李成,让他赶快赶过去丈量土地,好交割地契,风扯紧呼!
其实也不是全是李大有的功劳,最主要的还是李成拿出的二十俩银子起了作用。
岭南能够之所以是大唐的放逐之地,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地穷,而是就连人也穷,而且是要多穷有多穷。
二十俩银子在长安城或许算不上什么,甚至还不够一些花花公子一夜风流的零头。
但是在岭南这就是一笔巨款!买下一座青楼都不成问题,当然,前提条件是岭南有青楼这个东西,不过这么大片地方,想来应该是有的。
钱是一个好东西,从古至今一直如此。
不管是哪个时代的人永远都免不了有一个共性———人永远是削尖了脑袋想往高处爬。而在岭南人们的心中,富庶的中原大地就是高处,没有谁不会向往的。
那么岭南究竟穷到了什么地步,至于让这么多人望而生畏?
首先,在岭南种地是不可能种地的,一辈子都不可能。不是农民不想,而是不能。
这里全是灌木森林,就连所谓的村庄也不过是一种安慰性的说辞,是一代代先人用双手硬生生从灌木丛中劈砍出来的,而那些开垦出来的土地,只要过上十天半个月的没去修理一次,就会长满灌木草丛。
在这里居住的人都是靠山吃山,没有地可靠。三天两头的冒着生命危险去深山老林狩猎,岭南的山林里可不缺乏大熊,老虎,猎豹这些大型食肉动物。
更为可怕的是遇到成群结队的狼群,这样几乎就是全军覆没,毫无侥幸,妥妥的原始人生活翻版!
那有人就问了:钱币在岭南这一带有什么用呢?
用处也不少,有钱能行遍天下在这岭南也是行得通的。除了买不到粮食之外其它的都可以买到,丫鬟,奴隶都行,不过一般没货。
因为严格来讲岭南就是一群被外贬的奴隶的聚居地,凡是在这里生活的都是奴隶阶层!哪有奴隶自己买卖奴隶的!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在岭南众生心中更是推崇为至理名言。
岭南所有人都知道一个事,也崇尚这个事:隋朝就一直有秘闻传出:但凡是被贬流放到岭南的,若是平民则两代以内不能回归中原,第三代才有回归中原的机会,但是必须要交纳纹银50俩,否则除非有皇帝亲令,不然不让回归。
这件事绝对真实!
这也是为什么钱币在岭南如此珍贵的原因。
相反的是。
岭南这里的土地就表现得毫不值钱,不能种庄稼还杂草丛生,谁会傻傻的花费这冤枉钱买来做甚?
所以别看李成是只用“区区”20俩银子就买下来了一座山头,而且这座山头的个头还不小。但其实无论是里屯还是县令,谁都知道李成这是血亏,妥妥的傻大个附身。
这样的大青山在岭南多如牛毛,白送都不见得会有多少人要!
他们哪里会知道李成这是不想日后扯皮,索性一次买断,谁也不欠谁。
所以可想而知当里屯看见这么多银两的时候是多么开心了,对这件事的热心程度甚至超过了村长李大有,几乎是把李成给当爷爷看待,又是端茶又是敬酒的好生伺候着,丝毫没有怠慢。
李成明白这是这个里屯怕他突然反悔,不投资了,从而人财两空,白欢喜一场,这才仗着官势迫切的完成这笔交易。
地契是当场现写的,岭南的山水虽然名义上是属于大唐皇朝的,但实际没人当回事,地契是不会有的。
平时那山就在那里,哪家爱用哪家用,从来没人想过地契这东西的存在。
但无论如何,地是大唐的,地契的办理需要官方认可,里屯为此还特意去找来县令的公文大印,三下五除二的为这张临时起草的地契盖上大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