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晋江独家(1 / 2)
算着小樱今天回来,冯玉兰宰了一只鸡。
老早地炖在锅里,给小樱接风洗尘。
“樱子,这几天在外面吃不好,得补一补……”
柳小樱捧着大碗,吃着家里的饭,格外香甜。
晚饭过后,柳小樱把带回来的东西,一样一样地拿出来。
“娘,这花头巾,您戴上试试?”
冯玉兰系上花头巾,笑得嘎嘎的。
柳根发试了一下毡帽,大小正合适,海边风大,毡帽用得着。
热水袋是用来暖被窝的,爹娘一个,志远和志广一个。
“爹,娘,这个还可以暖胃......”
柳小樱拿着热水袋,做了示范。
“灌热水的时候不能装得太满了,七成左右就行,拧盖子之前,先放一下气,盖子要拧紧了,省得跑水儿……”
这个东西很稀罕,柳根发和冯玉兰是第一次见。
“樱子,你自个用吧……”
“娘,我不怕冷……”
柳小樱还真不怕冷,跟她经常锻炼有关。
志远和志广拿着文具,打听县里的事儿。听说县一高有图书馆,很是向往。
一家人其乐融融。
天黑了,就早早睡下了。
柳小樱回到西间,点亮了马灯。
几个娃娃白天睡多了,晚上就不肯老实睡觉,在床上爬来爬去的。柳小樱一个一个捉住,脱了棉袄,塞进被窝里捂着。
“都闭上眼睛,睡觉了……”
一床大棉被,盖着五个宝宝,暖暖的。
柳小樱哄着娃娃,轻轻拍打着。
宝宝们都睡着了,柳小樱却毫无睡意。
她倚着床头,想着心事儿。
出来没几天,想娃娃就想得不得了,等去了部队上,怕一年都见不上面吧?刚入伍的新兵是没有假期的,像她这样的特招学员有没有例外啊?
还有她入伍的消息,夏明扬是不是晓得了?
娃娃们的事儿,见了夏明扬要好好商量一下。
第二天,柳小樱照常出工巡逻。
她走得这几天,记分员由文书兼着,倒是没出什么差错。这是老支书安排的,说这个位置给小樱留着,省得其他人有想法。
民兵队的姑娘们见了小樱,问长问短。
“队长,县里好玩吗?”
“好玩,有机会了,一定要去瞧瞧哦……”
柳小樱把县里的所见所闻,描述了一番。
有工厂、商店、学校、柏油马路,还有电灯。街上穿制服的随处可见,都是四个兜,板板正正的。骑自行车的也很多,工人上下班都骑车,一点儿也不稀罕。
“队长,城里这么好啊?”
“是啊,城里的姑娘穿得很整齐,不像咱们梳一条大辫子,有剪短发的,也有梳两条麻花辫的,辫梢上还绑着蝴蝶结……”
对村里的大多数姑娘来说,这辈子去县城的机会不多,柳小樱就尽可能地描绘着。她觉得眼界很重要,多一分见识,看问题的角度就会不一样。
当然,副作用也有。
那眼界开阔了,心就跟着野起来。嫁到城里,就成了许多年轻姑娘的梦想,也因此付出了代价。
柳小樱明白,在后续的几十年里,城乡差距会越拉越大。由于户口限制,农民想进城工作可不容易,只有把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才能消除这种差距。
柳小樱想为村里做点什么?
看看村里办的鱼罐头加工场开张了,一下吸收了十几个村民,大多是妇女,每天都忙着挣工分呢。这是一件好事,把剩余劳动力带动起来,经济上就能宽裕些。
要说,村办企业规模不大,可灵活多样,风险也小。
柳小樱想着县里买糖买酒都是凭票供应,就冒出了一个念头。
酒水之类的供不应求,说明很有市场。那稻壳不是可以酿酒吗?是不是尝试一下?以前,这是作饲料用的,赶在困难时期还有农户磨碎了当粮食吃。
村里办酒厂不具备条件,可小作坊酿酒还是可行的。这个利润高,村民们也能得点儿好处。
柳小樱想跟老支书聊一聊,村里不乏能人,只要集思广益一定能把事情办成。
中午收工回来,柳家院里来了不少人。
有打听事儿的,有瞧稀罕的,还有惦记着记分员的。
“樱子,你走了,谁接班啊?”
“唔,这个得由村里来定……”
柳小樱担着记分员,可以干到月底。可她还未走,这个差事就被盯上了,尤其是族里的几户人家,都想给自家孩子寻个门路。
柳小樱心说,这是乡里的习俗吧?有质朴宽厚的一面,也有各自的小算计。
一连几天,都有人来打听。
老支书开会时,就发话了。
“小樱走了,记分员还是采取评选的方式,让群众推选,若是干得不好就下来,由群众监督着……”
这话一出,想着这门差事的人,才安分下来。
柳小樱就找到老支书,提了酿酒作坊的事儿。
“老支书,咱公社只有东塘镇一个酒作坊,那哪够啊?不如咱村也试试?”
“嗯,这个法子好,以前家家户户都酿米酒,手艺还是有的,原料也是现成的,费不了多少事儿……”
老支书琢磨开了,就开了个村委会。
村委员们都觉得这个法子好,成本低,赶在冬闲就能干起来。
老支书就说:“小樱说了,县里就缺这个,买酒都要凭票供应,抢手着呢!”
“是嘛,那咱就干起来……”
委员们一听,劲头就更足了。
小樱不凡,村里都晓得。
他们这些委员不迷信这个,可对小樱说的话儿还是很认可的。
柳小樱在村里忙着,夏明扬也没闲着。
负责征兵的同志回到部队上,夏明扬就得到了消息。
这是夏明言透露的,还专门跑了一趟营区。
他逮着夏明扬,就说:“老三,那个柳小樱表现得还不错,过五关斩六将,冲破了包围圈……”
“是嘛……”
夏明扬赶紧打听起来。
夏明言卖了一下关子,就绘声绘色地讲起来,就像亲眼见到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