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翡翠难学(1 / 2)
楚天翔很忙,也很累,每天雷打不动的早市,下午的珠宝街,死记硬背各种成品的价格,还得学习成本核算,加工费用,雕刻工艺,题材寓意,小本子上记得密密麻麻。
翡翠成品的价格构成因素很多,如原石成本,加工成本,店面成本,人员成本,货期成本等等,所以,同一块饰品,在不同档次不同大小的店里,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摆放柜台,都可能差别很大,翡翠饰品店普遍的利润在三倍到五倍,所以不同的店价格体系构成都不一样,普通消费者根本分不清。
原石是可以漫天喊价的,但没人在意你要价多少,买卖原石基本都懂点,讲究的是看到多少给多少,哪怕店主说一百万,你看就值一百块,那你就还价100块好了,店主绝对不会生气,但是,一旦店主说一百块卖你了,你又不想买了,那就会起大的纠纷,甚至会打起来。
老爷子只负责教给楚天翔原石切开之前的知识和经验,缅dian人对后面的加工,雕刻,抛光,饰品寓意,基本不懂,这是一个民族文化底蕴不足造成的。华夏民族三千年的玉石文化可以给任何不同的玉石赋予新的生命,而其他民族只有学习的份儿,还不见得能学的好。
楚天翔以前看过很多这方面的书籍,但理论跟实际相差太多,而且这东西,如果没人教,就是给你几十年时间让你自己一个人学你也不可能整明白。
谭总也累,不是心累,是嘴累,每天说话太多了。
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一种玉石像翡翠这样复杂。说的简单,学会鉴别“种水色”就行了,问题是“种水色”这三个字能分出上百个小项的鉴别标准,自然界有的颜色翡翠都有,而且每个价格都不一样。
比如同样都是绿色,又分成十几种不同的偏色,所谓“色差一分,价差十倍”,看不准无所谓,不就是损失钱呗,但有可能损失是小钱。更有可能损失就是大大的钱了。
“种”的划分更麻烦,它充分发扬了中华民族内敛,含蓄,有话不说明白的特点,全是象形分类法,不多,十几种吧,没点想象力还真学不会。一旦把“种“学的差不多了,还有呢,这个“种”啊还得分种嫩,种老。一般说糯种饰品比冰种饰品价格差几个级数,但种老的糯种可能比种嫩的冰种还贵,到底怎么回事儿啊!没天理了!
所谓的“水”,就是通透度,就这个简单点,分无色的和有色的,无色的好说,有标准,问题是有色的水的浓度又不一样,再分几种吧,全凭感官判断,水平不到,你就可能判断错误,得,钱又多花了。
楚天翔在原石鉴别上很厉害,但后面实在太差,现在谭总也是一股脑全灌进去,有个基本印象,然后让他慢慢消化,这就得需要时间了。
谭辉也有心思了,他非常后悔当时没多投点,钱不是问题,哪里都能找得到,现在看当时真是短见了,如果按现在的发展,可以预期当年分到手的利润,就比他那几个店加起来的收入都要高。
还有就是这个公司只能存在两年,老爷子目的很明显,让几个人带着楚天翔,全方位地培养他,但是不白培养,两年的回报每个人最低都能赚到几千万甚至过亿,老戴投的最多,还是老戴看得长远啊!
问题是两年后怎么办?以后楚天翔还带不带这几个人玩?带几个人玩?这是个关键,以后自己没法常来,从感情上就会处于劣势,自己的优势就是出货渠道,这几个人没人能比的了,老戴也不行,但问题是两年后他的资源公司所有股东都知道了。
未雨绸缪吧,儿子不争气,不务正业,这回回去,需要给他点压力,多下点功夫培养儿子。等儿子上手了,以后自己就能够把精力多投入这边了。
连续五天,楚天翔跟着老谭早起晚归,学的昏头涨脑,但也咬牙坚持着,反倒李杰一天除了打扫打扫卫生,基本没事干了,还没人说话,有时候谭总和天翔回来待上一会儿,剩下的就他一个人守着这么大的院子了,年轻人本来就好动,这下好在这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