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李家的那些事(2 / 2)
杨思辰也知道李大公子有个七岁的儿子,却一直随元配在老家居住,而李大公子对此并无异议。由此可见他们夫妻关系相当糟糕,以至于李大公子连自己的嫡长子都不重视。这次李儒丹之所以会到金山书院去读书多半是由于李知府向李大公子施压的结果——李知府有两个儿子,李大公子学问极好,但却无意仕途,倒是和三教九流混得如鱼得水;李二公子纯粹是一个草包,膝下只有一个庶出的儿子,现在才四岁,前年李二公子因调戏一个参将的夫人而被人家暴打一顿,在床上躺了小半年,最后还弄了个不能人道,去年去山东在德王府谋了个内宫小管事的差事。再往下就剩下李儒丹这一个嫡出的长孙了。李知府这次估计是真急了——自己今年已经五十了,儿子一个都不中用,将来就盼着李儒丹这一个嫡出的长孙看着能接自己的班把这家撑起来,哪能容儿子胡闹?
杨思辰想到这儿就说道:“翟姨,儒丹弟弟也长高了不少吧?”
翟氏笑着说道:“是,但是还没你高,估摸着和你还差上一个头。”说着就从身上取下一块玉佩,塞进杨思辰手里,接着说道:“这是给你的见面礼。你两个妹妹翟姨已经见了,很讨人喜欢。听你母亲说你很宠她们。”
杨思辰听翟氏这么一说,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于是说道:“自家妹子就是让自家疼的,将来妹子出嫁了,我这做哥哥的可是想疼她们也疼不了了。翟姨您说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郑氏听杨思辰这么一说,指着杨思辰笑骂道:“你这小兔崽子,这等歪理儿也能说给你翟姨听的?也不怕翟姨恼你?”
翟氏听后笑着说道:“小辰子这话确实占理,女儿不同于儿子,女儿是娘亲的小棉袄,自是要娇养的。将来倘若太娇气了嫁不出去,那就让她陪咱这做娘过一辈子!”翟氏说完这话,意有所指地看了郑氏一眼。
郑氏也说道:“姐姐说的是,女儿的确是要娇养的。”
杨思辰一听这话心里就有底了,只要翟氏不赞同这门亲事,李知府父子有心也没处走路子了——杨老太爷和自己那便宜老爹把自己的婚事完全交给自己的母亲cao持,李知府父子倘若真是找上门来,杨老太爷和自己那便宜老爹完全可以一推二五六,说这事情已经完全交给郑氏cao持,自己不便过问。李知府父子两个大老爷们碍于礼制,是不能同郑氏一介女流去理论的。
翟氏见此朝身后看了一眼,伸出一只手把身后的那个量颇高的女孩子拉到杨思辰面前介绍道:“这是你翟姨的大女儿,你叫她若丹妹妹就是了。”
那女孩朝杨思辰福了福身,轻声说道:“若丹见过思辰哥哥。”
杨思辰受了这一礼,感觉这声音有点耳熟,可一时间回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见过,赶紧收敛心神,回头看了一眼郑氏,见郑氏点点头,然后抱拳回了一礼说道:“若丹妹妹不必多礼。倘若妹妹不嫌哥哥失礼,哥哥愿带着妹妹去小院子里赏景。”
李若丹看了一眼翟氏,见翟氏也朝自己点点头,于是说道:“那妹妹就叨扰哥哥了。”
杨思辰向郑氏和翟氏告了罪,然后就带着李若丹出了沧海堂的正屋,朝沧海堂后面的小园子走去。
在路上,杨思辰首先打破沉默,说道:“若丹妹妹可是初次到杨府来?”
李若丹小声说道:“先前妹妹一直随姨娘居住在苏州乡间,年前才被祖父接到松江来的。”
杨思辰以前也听到过一些市井传言,说是李知府的夫人嫌李若丹的生母出身于青楼,怕是进门后招致非议,进而影响李知府的官声,一直不让这母女俩进门。李大公子虽然非常喜欢这女子,但是也毫无办法,只得花些银子在苏州乡间置下一进小院和十来亩田地,让母女俩靠收租子维持生活。母女俩ri子过得虽然不算富裕,但是还算是比较安逸的。而李大公子呢,每隔一个月都会过去住上十天半月的,权当是放松身心了。
杨思辰想到这里笑着说道:“若丹妹妹刚来松江不久,可得常随翟姨出来走动走动的。”
李若丹小声说道:“妹妹这些天确实随母亲在松江各家往来联谊。自打出了二月二,已经走了四五家了。”
杨思辰听李若丹这么一说,隐隐约约又猜出了一些事——翟氏对李家非常不满。李若丹的生母出身于青楼,在李家不受待见,和翟氏自己的经历有几分相似,于是翟氏隐隐约约中对李若丹的生母产生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连带着对李若丹也颇有好感,愿意在李若丹出嫁之前提携一把,带着她进入上流妇人的交际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