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空城计(1 / 2)
最快更新试练东汉最新章节!
许昌是上午回到阳明宫的,占领句章时已经过了午时,句章小城是防备山越用的,平时不过数千人,能拿着锄头武器上阵的并不多,要想裹胁民众围攻余姚,还得去城外庄园里抓人。
句章附近的浪荡子弟,早就被阳明宫收拢掉,想找些无赖青年都很难,好在豪族李家因为仗着有官吏身份,同样为富不仁,还是有一两百青壮愿意跟随剑士去抢劫。
忙了一下午,一直到晚上,许昌才攻破李家的几个庄园,又收拢到五百多青壮,句章这里还有不少小庄园,得连夜去诱惑或者攻打。
本来上午往出海口的穿云箭经过时,沿途庄户就被惊扰过,等许昌剑士控制城门时,许多城外庄户就得到消息,很快就四散躲藏起来,也就李家的这些有护卫的庄园,才会集中起来防守,最终他们也成了延缓许昌军队集结的绊脚石。
半夜下来,许昌又突袭了十个庄园,青壮早就跑了,抓到的都是跑不掉的老弱,许昌也不管了,只要能扛得动锄头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抓来,总共不过五六百人。
乱打乱杀了一天半夜,连许昌都吃不消了,就让两个剑士带着两个青壮,轮班控制几个抓来的老弱庄户,开始过夜。
至于计划中,连夜突袭虞家,已经不可能了,白天他们可以直接用剑士去突袭小城,当然会很快,许昌却没有这么脑残,剑士都是他的徒众,是留着控制民众进攻用的骨干,冲击余姚城,不仅有县城守兵一两百人,还有虞家护卫几百人,都是很难啃的硬骨头,剑士死一个就少一份力量。后面还有人多势众的魏家,没有上万人,根本动不了魏家。
乱哄哄休息了一晚上,一直到太阳很高,许昌等人才带着吃饱的民众,开始出发,从句章到余姚还有二十几公里,能够带着这些人一天时间走到余姚,已经算急行军了。到了基本也不能战斗,很可能被以逸待劳的余姚守军反攻溃散。
既然无法急攻,许昌就分派下去,不需要直奔余姚,往余姚方向攻击前进就行,沿途只要跟随的,就可以保全家财,反抗或者逃跑的人家,庄户可以随意抢劫。
昨天上午,穿云箭响起时,虞家的大批船只,就已经越过句章城外江面,许昌等人还在阳明宫训话,从昨天上午,余姚城的民众就开始往山阴方向逃跑,靠近句章一侧的庄园,也就余姚边上才得到消息,都是沾亲带故的,各家逃跑时,都会派年轻人给亲戚报信,一晚上下来,能知道的都已经跑到了,而且都是往西面山阴跑。
等许昌带人冲到这些村庄时,连老弱跑不动的,都带着鸡犬躲在田野草丛里,家家户户闭门上锁,砸开后,能抢的也就粮食和被褥,还有锅碗瓢盆这些来不及带走的,橱柜里除了换下来的旧衣服,没有其他值钱的,细软当然都被带走。
粮食当然也不错,等一群人都扛着粮食,慢慢到达下一个村庄时,门户都已经被砸开,屋子里连粮食都少了不少,都被急着跑到这里的人顺便带走不少。
一直到第三天,许昌才带人进入余姚城,里面只有先头过来侦查的剑士,控制着几百人在城里,这些人都是逃到余姚城后,趁机搜罗财物,然后也不想再去山阴的人。他们留在这里,就是专等许昌到来,可以顺便入伙抢劫。
听他的话,许昌终于知道,自己还在阳明宫时,余姚城就在虞家带头下,开始跑反了,而且是当地官吏组织民众开始撤退的,井然有序,还有虞家船队帮忙运送老弱者,现在三天过去了,余姚城的民众,还有再往前的村庄庄户,基本已经到达山阴。
这些留下来等他的人还说,虞家和余姚官吏号召民众撤退时,明确说过,山阴有朝廷大军埋伏,就等许家造反,等大军剿灭许家剑士后,各人自然可以回家。
许昌一听说有大军在山阴,首先就想到曹节,曹节派兵来,肯定先到山阴,山阴是魏家的地盘,魏家女儿现在是虞家少奶奶,这才是虞家往山阴逃的原因,自己还没造反,虞家就开始跑了,应该是因为大军来抓自己,先给自己扣上反贼的帽子。
许昌看着自己不到三千的队伍,知道再往前已经不可能了,不管有没有大军埋伏,就余姚一路跑过去的民众,至少也有三万人,加上魏家人和山阴郡守府士兵,还有山阴以及向西的民众,轻松就能干掉自己的乌合之众。
大老远来一趟,也不能就这么回去,许昌给了一个时辰,让三千多人在余姚城里找找东西,然后一起回程,迟归或者想逃跑的,格杀勿论。
临走时,许昌还准备让人烧掉余姚城泄愤,结果连剑士都不愿动手,有贴心的剑士劝道:“大家伙家里都在附近,真要烧掉余姚城,仇恨结得就大了,我们这些人家的祖坟都能被余姚人扒掉。”
看到连剑士都不肯动手,许昌只能作罢,他不可能自己动手的。再回去就快多了,剑士在前面开道,结果沿途抓了不少开始躲起来的人。这帮人出来看风向,刚好被返回的剑士遇到,押着他们到藏身地去搜索,很快又收拢了不少,最终许昌没杀人,裹胁的队伍壮大到五千多人。
等他回到句章,发现许生带着几十剑士在城里值守,许韶已经带着留守的剑士往东攻击,还没有回来。听说许韶只带着一百人就往东攻击,许昌立刻亲自带人去接应。
一直到第二天,许昌才和许韶碰面,许韶手下的人已经超过六千人。他倒是没有带人乱抢,而是直接冲到豪族家里,干掉豪族后,就开始给庄户分粮食,然后带着收拢的精壮继续往前滚动,一路上杀豪族,收拢庄户,最终把两个小县城破掉,才开始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