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章 香炉礁里 师徒见怪联(2 / 2)
看从海上归来的人们,脸上都挂着满载而归的喜悦。
大筐、小筐都装得满满登登,里面装满了各种海鲜:
有海螺、鲍鱼、海参、海胆、蚬子、螃蟹、活鱼等等。
在岸边的沙滩上,也有一些人,不过,那不是从海上回来的,那是从村庄里走过来的。
他们手里也拿着筐啊、篓啊的什么东西。
但是,那可不是为了赶海或者钓鱼的。
那么,等在那里干什么?
原来是准备买海鲜的。
当海面上出现了一只小帆船的时候,等在岸上的人们开始出现了一些波动:
他们按照先后顺序,主动排成一列,在那里翘首等候。
在人们急切的目光中,那只小帆船,在视野中越来越大了,终于,最后靠到了岸上。
然后,从那船上下来了几个人,把船上的东西往下搬,当最后一筐海鲜从船上搬下来的时候,交易便开始了。
那船上搬下来的东西,品种特别丰富,而且非常新鲜,各种鱼类和海鲜,几乎都是活蹦『乱』跳的。
这时,看来东西也不贵,海岸上没有讨价还价的声音,有的只是秤盘与银元的交响。
不一会儿,所有的海鲜就卖完了。
买到海鲜的人们满足的走了,还没买到海鲜的人们,脸上有了一点儿失望。
不过,那没有关系,当海面上又有一只小船出现时,他们的目光中就又有了热望。
在这里看了一会儿,清风道长师徒俩被眼前人们的平和心情感染了。
从人们的脸上,从人们的交谈中,可以看出:
由于大海慷慨的恩赐,这里的人们,过着一种比较富裕的生活。
也许是受大海的感染,这里的人们心胸比较开阔。
大家之间能够相亲相爱,对于现在的生活,人们感到满足。
从口音上可以听得出:这里的人们绝大多数,都是从山东那边过来的,山东口音几乎是这里的乡音。
由于这种语言的作用,山东的风俗也带到了这边。
清风道长对山东特别熟悉,眼前那海岸上的海鲜交易,以及人们的表现,与山东那边几乎是一模一样。
又到了黄昏时分,漫天升起了片片彩霞。
夕阳西照,将灿烂的金光洒到了宽阔的海面上。
晚风吹着海浪,向岸边涌过来,海岸线上布满白『色』的浪花。
站在岸边的礁石上,师徒俩欣赏着眼前的一切,闭目聆听那发自大海深处的天籁。
突然,耳边传来一阵“欧欧”的鸟叫声,睁开眼睛一看:
在那海天交接之处,蔚蓝一『色』之中,披着满身的夕阳,几只白『色』的海鸥正在上下飞舞,好似正在欢送今天这最后的一缕霞光。
晚霞退了下去,天便渐渐地黑了下来。
晚风送爽,师徒俩还不想这么早,就找地方休息。
海边上的人逐渐地减少了,于是,师徒俩就离开海边,朝着有灯光的地方走去。
走进村庄里,他俩发现:
这里的村庄,已经开始繁华了起来。
人明显的增多了,村子里已经修好了道路,在宽阔的道路两旁有杂货铺,有菜市,有服装铺,甚至还有饭庄。
此刻,都没上门,大街上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顺着大路,师徒俩向前随便走着。
此时,正值人们吃晚饭的时候,走过的饭庄里,不断地传出酒肉的香味。
但是,师徒并不为所动。
他俩就像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勇士,尽管,此刻已经是饥肠辘辘。
但是,他俩却坚信:等再过一会儿,那口袋里的干粮和水果,照样可以使两人茶余饭饱。
忽然,在一个饭庄的门前,清风道长却停下了脚步。
杏儿哥很奇怪:
不会是师父要带自己进饭庄吧?
看看师父,此时,正站在这个叫做“茶饭香”饭庄的门前,在聚精会神地,盯着饭庄里面墙上的一副楹联在看。
饭庄里面点了两个灯笼,此刻正有四、五个人在吃饭。
只见那幅楹联上写道:
“案上洪福齐天日,堂前山鹤归西时。”
横批是:“斌尖卡傀”。
对联上的句子不难看懂,词语句子也很华丽,再加上那很有功力的书法:
这模仿的完全是颜体的笔法,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确能给人一定的美感。
但是,这杏儿哥把这对联连续读了两遍,却越读越觉得不是味:
这上句还好,说的是:等到饭庄里发了财的那一天。
可是,下一句就有点儿不对头了:
“山鹤归西”,那不是死了吗?
哪能贴这样的对联?
哦,等到人家发了财,人家就得死呀?
这也太恶毒了点儿!
而那横批:“斌尖卡傀”是什么意思?
就不太懂了。
但看这几个字的字形,似乎还隐藏着什么秘密?
这就得问师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