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 论兵(1 / 2)
最快更新清末少帅最新章节!
或许是自己的儿子安慰的效果,尽去心中的伤感,突然想起自己儿子的那支小军队,又有些考校的想法。
“儿子,给我讲讲你练兵的想法。”一直很好奇自己的儿子是怎样的把一群乌合之众,用一个月就转变如此之大的。
“父亲,我认为军队最重要的是军纪,一支军队如果没有纪律就是一盘散沙,不管他们的单兵战力多强,都会被轻易击败。
就像西南狼兵一样,所有人都知道西南兵强,戚继光凭借三千狼兵编练戚家军,南征北战威名赫赫。凭借着士兵好战疯狂,视死如归,往往可以击败比自己强大的部队,但是从来都没有能够真正击败明军,被明军杀了一茬又一茬,这倒不是明军比狼兵强,是因为明军有军纪约束,所有人都是一个整体,可以使用多种武器相互配合,上官的命令也可以很好的执行,才能击败凶猛的狼兵。
在欧洲,马其顿方阵曾经横扫一时,不是应为他的单兵战力多强,而是依靠铁一般的纪律将一个个的持毛执盾的战士组合在一起,形成一部巨大的机器,不断地转动将一个个的敌人绞碎、碾压,这就是有纪律的军队的威力。
后来燧发枪出现,欧洲出现了三段击,当时的英国陆军可以端着枪,大步向敌人走去,无视如雨的一般的铅弹,无视身边倒下的战友,前排倒下后排补上,直到距离敌军只有十八米的时候,军官下达了开枪的命令,才开始按部就班的装弹、点火、开枪,这倒不仅仅是士兵们勇敢,如果没有铁一般的纪律,再勇敢的人也不能是死亡如无物,英国能凭借一个岛国成为世界霸主,靠的就是一支纪律严谨的军队。
现在大清的兵不能战,不是装备的问题,而是军纪散漫,打仗时全靠军官的银子鼓起的一口气撑着,气散则军散,一败涂地。”
孙虎点了点头,对儿子的话深以为然。“恩,还有其他的吗,只依靠纪律怕是不能练成一支军队吧?”
“当然,一支军队有了纪律只能保证他是支军队,不是乌合之众,还有就是荣誉和责任,明白了责任,有了责任,军队就有了意志,或者说军魂,才会百战不散,世界上没有百战不败的军队,评价一支军队应该看他打了败仗会不会一哄而散,如果不是,而且可以很快的重新聚集,那这只军队就不会是一支弱军,就算一时之败,只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整,他还是军队,只会越打越强。有了责任感,军队的训练就会事半功倍,每个人都知道为什么当兵,荣誉感也会很快诞生,有荣誉感的军队会为了军队和自己的荣誉视死如归,这种视死如归不是狼兵那种疯狂的没有理智的,而是为了理想,而心甘情愿的牺牲,前期的太平军就是这样,打到南京时才牺牲了几千人,可惜后来太平军**了,军队战力大减,不复开始的辉煌。”
“纪律、责任、荣誉,就足以成就一直威名远扬的强军劲旅。”
一直以来都是靠亲情、乡情、师生情来掌控军队的湘军和淮军,最能同仇敌忾,因为一旦出现牺牲往往战力大增。因为牺牲的都是身边的亲友,感情很深,正和哀兵必胜的兵家奥义,可是碰上太平军就是屡战屡败,只能靠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硬生生的把太平军压败了。这还是太平军几次内讧损失了大量精锐的原因,否则,结局还未可知呢?
听了儿子的话,孙虎有些明白了淮军的缺陷,淮军都是兵归将有,指挥很麻烦,只有直系的上官才能指挥的动,换了人,根本没人鸟你。自己都是靠着对手下人的护佑,才赢得尊重和服从的,当然少不了银子和官位。难怪自己只能指挥千把人,看来自己的儿子才是真的韩信之才,有了这种理念,怕是可以指挥千军万马而毫不费力了。
说的多了,孙复的兴致渐佳,接着说了起来,“大清的军队设置完全是错误的,特别是当初的水师,明明是海军却叫成水师,这是思想上的错误,将一支进攻性的舰队搞成了防守型的水师,用来防守海上的敌人,糟蹋的大笔银子,甲午海战一下子全丢了个精光,也葬送了最后的国运。军队的建立只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进攻,另一个是防守,就像士兵手里的刀和盾,我从没听说过有人把刀藏在盾的后面,刀就应该亮出来,随时可以挥出去,盾只是一种防御手段,是刀的辅助,而不是士兵的主要兵器,刀才是重点。大清大笔大笔的买洋人的军械,竟然是用来对付自己的人民的,这简直是荒唐,就好比把刀锋朝向自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