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恩人、恩臣与弄臣(中)(2 / 2)
再一次逃出生天的奕譞泪流满面,连声说好,突然远处传来阵阵枪声,刘摩心头一惊,却未多问。
那人将奕譞与刘摩送到江宁城外三里处,拱手离去,奕譞连问好汉姓名,那人再三搪塞,只留下一句王爷日后自然知晓便悄然离去。
待刘摩与奕譞目送那人离去之后,刘摩对奕譞道:“王爷,咱们回城。”
奕譞吐出一口长气,问道:“刘总兵,你身上可有兵器?”
“王爷这是何故,在下身上有一把匕首和一把火枪。”
奕譞伸手道:“把匕首给我。”刘摩将匕首送上,奕譞紧咬牙关,猛地将匕首插进小腿肚中,顿时鲜血直流,冷汗淋漓,面色煞白,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刘摩瞪大眼睛,急忙扶住摇摇欲坠的奕譞,“王爷这是何故?”
奕譞用袖口擦擦额头上的汗珠,低声道:“刘总兵,今晚你也到了,有些事情我想你也知道,既然现在我嫂子对我不义,就休怪我不仁!此时还需你为我配合一二,本王绝不会亏待于你。”
在刘摩耳边密语数句,刘摩连连点头,心头却又又惊又喜。惊的是这个腐朽王朝的王爷并非一无是处,反而心机重重,绝非表面那样的草包;喜的是刘摩巴不得你们窝里横斗,斗个你死我活,本事不拿来造福百姓,专用来勾心斗角,全部斗死了拉倒。
刘摩对奕譞又建议数语,奕譞连赞刘摩对自己忠心耿耿。刘摩最后问道:“王爷,你可知救了咱们的人会是谁呢?”
奕譞附在刘摩的背上,缓缓地道:“照我所想,全国能摸透叶赫氏心思的,只有一人。”刘摩侧耳倾听,奕譞道,“李鸿章。”
……
次日,《申报》再次刊登出一条爆炸新闻:醇亲王在途经江宁时遇刺,险些葬于敌手,身负重伤昏迷不醒,幸得琼州总兵刘摩衷心护驾,击退刺客。报纸上还在议论,到底是谁刺杀醇亲王,目的是何?作用是何?
紫禁城,御书房。
“哗啦”一声巨响,怒气冲冲的光绪将书桌上摆设推倒一地,身旁数名太监宫女慌忙跪在地上,连称死罪,只有前来汇报情况的翁同龢温言道,“皇上切莫心焦,醇亲王乃是大富大贵之人,不会轻易落难。”
光绪正待说话,忽道:“你们都退下!”
“遮——”
屏退左右,光绪低声道:“翁师傅,现在即便是三岁小儿也能出其中眉目,难道朕与爱卿等人坐以待毙?”
翁同龢笑道:“皇上此言过于危言耸听,西边现在还不敢拿皇上与我等如何,若是真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只怕其命亦不长久。皇上大可放心,曾国荃已经派出三千兵勇护送王爷,王爷不日定能平安抵京,何况还有个忠勇的刘总兵。”
光绪突然喝道:“来人!”
“在,陛下有何吩咐?”
“传朕旨意,授琼州总兵刘摩代运河将军衔,运河两岸所有府县兵勇可随意调用!”
候命的太监还未回话,翁同龢急道:“皇上,万万不可,我朝从未有过运河将军一职,皇上刚刚亲政,掣肘仍多,还请皇上收回成命,即便西边那里也不好交代。”
“砰!”光绪猛拍书桌道,“朕就是要她的意思!”
蓦然间,翁同龢发现十六岁的光绪长大了,成人了,似是世祖再生圣祖再世,禁不住热泪盈眶,心底不停地呐喊:大清重振国威之时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