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哲理(1 / 2)
阿赞爹查似乎并没在意,转身也回后院去了。方刚看到那三个年轻和尚还站在那里,就走过去,问拿着新手机的和尚:“你这部新手机,也是那个水总经理送的?”
“是的。”这和尚笑着。
旁边两个和尚带着嫉妒的表情,一名和尚说:“水居士对你真太好了,说不定以后还会再送你手机,就借我用几天嘛,我到现在还用诺基亚呢,连个彩屏都没有!”
方刚见这和尚约有三十左右,长相普通,还有些黑,圆鼻头,大嘴,心想女人都喜欢白净帅气的,你这形象就落了下风。这时看到几个人走进山门,三名和尚见了后,都脸上变色:“得,又来了。”
“这是干什么的?”方刚问。
和尚说:“找师父要东西,大家都说师父不在!”另外两个和尚连连点头。来的几个人有男有女,有位妇女的还抱着个最多周岁的孩子,手中还牵着个大概三四岁的,看穿着打扮像是附近镇村的居民。这些人来到和尚面前,七嘴八舌说个没完,方刚半个字也没听懂,显然是台州本地方言。其中有个中年男人会讲普通话,但也是夹杂着方言。
三个和尚表情很痛苦,以普通话反问,但这些人的话他们又听不懂,和尚们都很无奈。方刚知道普通话谁都懂,但这些和尚不见得都是台州人,所以现在只是“单向收费”。
双方争个没完,这时那中年僧人由侧面的月亮门跑出来,匆匆过来劝阻。那抱一个牵一个的妇女干脆坐地上,开始大哭起来。中年僧人怎么也劝不住,两男人径直跑向后院,中年僧人连忙叫和尚过去拦。但这些男人身强力壮,年轻和尚都比较苗条,哪里拦得住。就在这时,方刚看到静修从后院慢慢走出,还跟着两个又高又壮的和尚。
那妇女看到静修,立刻不哭了,从地上爬起来跑过去抓着他的袖子,又让那四岁孩子给静修下跪。静修说:“又是你们,寺庙是佛门清静之地,你们总来吵,这是罪过,你们就不怕佛祖降罪,以后会倒霉吗?”他用的是普通话,显然不是台州人。
“现在我们已经倒霉啦!”会说普通话的中年男人说,“今天一直在下雨,收成不好,我们连娃的学费都交不起。师父你庙里有这这么多米面粮油,就不能分我们点?”
静修摇头:“不能。”大家都问为什么不行,静修用手指着他:“我庙里东西多,有时候根本吃不完,米生虫、面发霉、油变质,但我也不能给你们,知道什么原因吗?”
中年男人急了:“那为什么不给我们?”静修说,人都是有贪欲的,我们出家人在寺庙修行,就是为了要先消除自己的贪欲。你们是有难处,我理解,但如果给过你们哪怕一斤米,就会来要二斤,再半袋、一袋,慢慢地你们就算收成好也会来要,因为讨东西比自己赚出来要容易。如果那时候我不同意给,你们就会来抢。这就等于我这个出家人在增加你们的贪欲、教你们犯罪,那才是最大的罪过。
“不会的!”中年男人连忙摆手,“师父,你也知道今年雨水大,年成差,以前我们什么时候找你要过东西?”
静修叹了口气:“都说江浙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俗话说‘瘦死骆驼大过马’,就算年成再不好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至于这样?人总是无法发现自己的缺点。好吧,既然你们大老远跑来,我也不能让你们空手而归,都跟我过来,送点贵重东西给你们。”中年男人连连道谢,那几名村民也高兴地跟着。几名和尚在后面跟随,方刚也好奇地过去,想看看静修怎么分配仓库的米面粮油。
但静修却并没带他们去仓库,而是来到一间很大的禅堂,安排村民们坐好,静修说道:“你们有五个人,现在分别问我五个问题。”
这五名村民互相看看,都没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