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玄幻魔法 > 开元风流 > 162、《宴词》

162、《宴词》(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逆剑 品神鉴 战气凌天 大地之皇 黑权杖 别闹,娘子们 灭世神战 狂帝邪妃 玉莲天妖:媚世妖妃倾天下 万化风流

王维一直觉得,文艺小清新这种东西,用来糊弄女孩最好了,这就是为什么喜欢他的诗的,大都是文艺女青年了,诗歌中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淡雅jing致与出尘之气,都让女孩yu罢不能。

在王维那极为强大的掌控场面的能力之下,在场的诗人这个时候才觉得,如果要赴宴的话,果然还是找有共同语言的文人比较好,去赴商人的宴,除了有钱拿外,简直就是折磨。

朱鑫在一旁完全成了陪衬,可他却没有任何不满的地方,在看到王维似乎在与诗人们的交流中变得心情不错的样子,他就知道,这次来敬酒算是对了。

虽然一开始有些小小的不愉快,但现在的气氛不是其乐融融嘛,这次不说能够马上结交王维,起码混个眼熟还是可以的。

朱鑫觉得自己或许还可以为背后的那位靠山与王维牵一牵线,反正大家都是官场中人,互相照应一下还是可以的。

这个时候,刚刚不少没灵感的诗人,现在也都来了灵感了,王之涣当先写下来一首《宴词》——长堤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其实王之涣写诗的功力真的非常高,若不是因为在历史上遗留下来诗歌太少,他的在诗坛上的地位会更高。

王维看到这首诗,忍不住讶然道:“季凌兄为何写这样一首蕴含着离愁别绪之意的诗呢?”

长堤逶迤,水se碧明,东风鼓帆,桃花逐波。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七绝所展示的,正是一幅se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然而,它的主题却是“离愁”。

天万象复苏,生机盎然,可是诗人看到的却是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了。

王之涣从首句起就试着撩拨读者联想的心弦,一个“绿”字点明“水”特se,也暗示了诗人一片惜别深情。

次句“畎入漳河一道流”,诗人扩大视野,寓情于景,以景抒情,仍以景唤起人们联想。那夹着田亩的涓涓渠水宛如一条细长的飘带,缓缓汇入漳河,一起向远方流去,一望无际的碧野显得非常柔和协调。

然而眼前美景却激起诗人的无限忧思,水犹能跟漳河“一道流”,而诗人却不能与友人同往,感到十分遗憾,想到好景不长,盛筵难再,一缕缕愁思油然而起。由于移情的作用,读者不由自主地和诗人的心绪贴近了。

三、四句,诗人一下子从视觉转到听觉和想象上。尽管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还是不要去理睬它吧。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

诗人以“莫听”这样劝慰的口吻,将许多难以言传的情感蕴含于内,情致委婉动人。诗中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se寄寓诗人的伤感。至此,通篇没有一个“愁”字,读者却已通过诗中描绘的画面,充分领略诗人的满腹愁绪了。

这首匠心独运的小诗含蓄蕴藉。诗人从“看到的”、“听到的”,最终写到“想到的”,不直接由字面诉说离愁,令人读之却自然知其言愁,意境深邃,启迪人思,耐人玩味。

王之涣看了王维一眼,心中微微讶然,却没想到居然是王维第一个看出他诗中的离愁别绪。

虽然王之涣并不喜欢王维的圆滑,因为他就是一个宁直不弯的人,但他却承认,王维在诗歌上的天分,真的让人佩服。

“只是想起了一些往事而已。”王之涣有些敷衍的说道,“而且,我准备近期去凉州远游。”

王维也没多问,只是在慨叹名传天下的《凉州词》看来很快就会出现了,只是看王之涣这个状态,倒是挺失意的啊,难道也是因为在科举上失败了吗?

想来也是,像王之涣这种出身的人,科举是最好的出路了,可他现在已经三十岁了,家中并无余财……

===========

求收藏票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齐天战神 武神戮天 这个王妃很米虫 天域武神 傲剑镇天 天元劫凤神女帝 [美娱]神农侠侣 大宋杀戮 转生之我的狼王 魔动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