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节 张毓的窘境(2 / 2)
这还在其次张毓家过去开得不过是加铺子连伙计带学徒不过二三个人后来规模大了也才十来个伙计。他们全家上阵就顾得过来了。现在他的工厂仅工人就有二百多人。好几个车间两三个仓库进出的原料成品每天都是成千上万。管事的人奇缺。
按照传统企业的做法自然是首先任用家人亲戚但是张毓靠家里人显然顾不过来一则他父母需要守着老号二来张家人丁不旺也没什么像样的人才。他唯一的亲叔叔是茶楼里的伙计两口子也在给老爹打工膝下一个女儿张婷倒是聪慧过人可惜也只有这么一个现在是张记食品的会计同时还兼顾着老铺的账目再也分身无术了。再说了她只是个未出阁的少女也没法出头露面。
张毓的母亲不是本地人所以舅舅家是指望不上了虽说写了信要他们“速来广州”但是这路途漫漫兼之兵荒马乱也不是立马指望的上的。
这下把张毓忙得团团转恨不得分出几个身子来。厂子里一边生产一边“跑冒漏”。张毓明知损耗严重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支撑维持生产。幸亏此时高举有心拉拢他帮他聘请了几个熟手的管事过来将工厂整顿一番这才把经营大致理顺。
第二便是资金荒。
张记食品公司接到了联勤的大单自然是件好事。但是资金压力也随之而来。以张家原本的财力原本是根本接不了这样规模的订单的。全靠洪璜楠帮他在德隆银行打招呼拿“张家老铺”作为的抵押贷了一大笔款子出来这才有了买地买设备的启动资金。
如果按照正规的放贷流程这笔贷款的抵押物显然是不合格的。就算有洪璜楠担保不论是严茗还是孟贤都非常迟疑。最后还是报告给了文德嗣由他拍板作为“扶持民营标竿企业”的名义给予的特殊贷款。
这样几乎毫无抵押的贷款前后一共发放了好几次。累积的数字已经到了让张毓感到害怕的地步。
“如果还不上贷款这么办?”这个念头最近一直在他的脑海中盘旋。从联勤过来的订单愈来愈大他不得不不断的扩大规模增加设备添雇工人。购置原料欠下的账款也愈来愈多。
每次看张婷给他的账本张毓都有一种感觉:这么忙活了半天除了一大堆的应收应付和那家不断膨胀的工厂他什么钱都没赚到。
联勤给他的订单虽然是十分优厚的现款现货条件但是也得交货之后才能拿到货款。食品公司预先垫付的生产成本也很惊人。眼下他和供应商们之间的供货还是按照老规矩“三节会账”。这多少缓解了张记食品公司的资金压力。但是随着订单不断增加供应商那边也开始叫苦不迭:撑不住了――大多数供应商都没有遇到过张记这样体量的客户。
最近一个月里已经来了不少供应商或是托人关说或是亲自登门当面求告希望他能适当的付一些账款。有的人苦苦哀求差点就要给他跪下磕头了;有的人是过去店里的老主顾托了父母的路子来求告;有的走了曾卷那边的门路……总之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弄得张毓十分为难。
为了人情义理的关系张毓不便严词峻拒只能各方都应付一些来个缓兵之计。
这一套缓兵之计下来张婷却给了他一个十分不妙的消息按照现有的交货计划、应收应付、现金流量……核算下来1636年的旧历除夕将非常难过。
按照张婷的计算从现在起到除夕不能再有任何大的支出而且原本计划在除夕发给职工的年终分红也得推迟到过了正月才发这样张记食品公司才能刚好支付全部应付账款和银行利息不至于闹出无法付款的大新闻来。
张毓虽说是小买卖人家出身但是“信用”二字的可贵是完全明白的。老豆当年年关的时候因为手头没有现金宁可典当了娘的首饰和他的长命锁去付货款这些往事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老豆说过:做生意只要有信用哪怕亏钱你都能混得下去。一旦没了信用那就做什么都不好使了。
但求不要再出什么额外的花销了。张毓心里暗暗祷告。他现在实在经不起再受什么刺激了。不过烦心的事情还是一桩接一桩昨日他刚刚接到高举的口信说元老院新成立的南洋公司准备募股和卖债券了询问他是否有意向参与――如果有大概准备投多少钱下去他高举预备起来也好有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