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大商最老的学生 不耻下问(2 / 2)
“令尊……”
“已经仙逝了。”
赵烈文点点头。
“先生,此来是看望伯父的么?”
“是,大概十年前,退隐归田之后,我便回了常熟老家,本以为终老乡里。没曾想,年前忽然接了壬秋一封信,就过来看看。”
“先生觉得这边如何?”王一到没有骄傲的意思,真心询问。
赵烈文摇摇头,然后笑笑:“中华有史以来未曾见过之场面啊!”
“先生真是过奖了。”
“不过奖,说句实话,我原本打算在这边住上一个月便回去的……”
“那现在呢?”王一笑问道。“若我请求先生出山,不知先生可愿留下?”
赵烈文被王一问得一愣,旋即哈哈大笑起来,道:“莫敢不从!……只是……”
“如何?”
“我有诸多不解,还要向董事长请教。”赵烈文现在也不把王一当个孩子看了。
王一一摆手,道:“先生请言,王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董事长大力发展工商业,虽然也重视农业,却并不放在最重位置之上,不知何意?”
“农业在现代无非两个作用,提供食品,提供工业原料。”王一怕赵烈文听不懂,询问地望着对方。
赵烈文笑笑道:“董事长尽管讲,我之前曾读过壬秋家不少新版横书,虽然起初觉得有些不便,不过看过之后到是大受启发。董事长尽管说,若是有不懂之处,我自然会发问。”
“那好,我接着说。现在的环境与百年前不同,如今出海口岸在外国列强的逼迫下,已经部分打开。所以奉天,乃至这个大清就不在是一个封闭体。这个世界不光是我们一个国家,从前我们自己没有了粮食,我们需要从其他地区调配。但是若是天灾范围巨大,饿殍盈野,我们便无力化解。”王一停了停,接着道:“可现在开了口岸,我们的农田当然不能随便放弃,我们至少要保证每个人的口粮供应,但是与安南等地相比,我们这边日照时间短。水稻只能一年一熟,虽然味道很好,但是数量上,与安南那些一年两熟三熟的地方相比,差距就比较巨大了。”
赵烈文努力消化着王一的话语。
“大清几十年来的最大变化,便是我们面对的不在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我们的视野需要改变,我们的想法需要改变。我们需要适应新的变化!适应新的形势,我们不能再因循守旧,抱着陈规旧则不放!一切都需要改变。”
赵烈文微微点头。
王一接着道:“我承认这天地下有些东西是永远不变的,例如父子亲情,例如朋友情谊,但是有些东西需要改变。第一便是观念,观念要与时俱进!第二便是学问!”
“学问?”赵烈文一愣,没听明白!
“先生可曾去过我们大商的附属小学?”
“未成!”
“我大商附属小学虽然也传授古人经典,诗词歌赋,但那只是学科中的一种,我称之为语文,而且只是语文的一部分。我们在语文中教授更多的是白话文,我们教给学生语文的目的不是让他们成为词人诗人,而是让他们能够与其他人更好的交流,更好的完成书写……”
“交流与书写?”
“难道语言存在的目的不就是用来沟通和交流的么?”
这天晚上,赵烈文和王一谈了很久,他原本以为自己可以从新出山成为大商的顶级幕僚,可是在与面前这个孩子交谈之后,他才发现……自己并不够格!
王一给了三年的时间,赵烈文拜王一为师。
一切都需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