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堵不如疏(1 / 2)
最快更新越沧海最新章节!
林仁肇当然知道,吴越军刚刚试制出来不到半年的“手雷”,对于惊吓战象的奇功妙用——但是,他也知道,一种武器取得最大战果的机会,就在于其出其不意地第一次使用。拜如今这个时代信息不对称、消息流动慢的福;几个月前,林仁肇、申屠令坚在日本九州岛南部的阿苏山区、用手雷击溃隼人部族的消息,如今中土还没有外人知道。所以,手雷在南汉的初阵,自然应该发挥出其出其不意性地最大化优势。
正如后世1888年,马克沁首次发明了重机枪;三年后的1891年,在南非殖民地,英军在马克沁机枪的首次实战中,将其战力发挥到了极致——当时,有5000名津巴布韦的祖鲁族武士,对一个排的英军发动了冲锋,这个排的英军只有几十个人,但是又4个马克沁重机枪小组。于是,4挺重机枪就在两个钟头之内,把5000名津巴布韦祖鲁族武士枪毙杀尽。
从此以后,直到一战,虽然人类还需要用无数鲜血来验证“不要在重机枪面前使用集群冲锋战术”这个教训,但是至少再也没有人可以打出当年英军在津巴布韦的马克沁初阵时那般巨大的伤亡比例。
林仁肇不可能知道英军和马克沁重机枪的例子,但是一个卓越军事主官的灵敏嗅觉,一样让他坚信——对南汉的战争中,首次使用手雷的机会,必须憋到南汉军象阵主力全出的时候。按照情报,南汉战象七八百头,而如今吴珣、谢贯拉到潮汕地区和他交战的只有一百多头。
也就是说,南汉的象军主力依然还雪藏在后方作为战略预备队。这种情况下,贸然把手雷的秘密泄露了,下次真正总决战的时候,敌人就会提前有防备、甚至改变象军的使用战术了。所以,今天这一战,必须利用无当飞军现有的装备、但是依靠战术发挥的优势,干净漂亮地赢下来才行。
不过,随着战局的发展,林仁肇惊喜地发现,原来哪怕不投入手雷,他依然有很大的战术优势牌可以打。
……
两军接近到200步,无当飞军中除了投枪的牌手之外,其他大部分士卒都开始兼着弓箭手的角色,抛射弓箭压制敌人。但是,南汉一方仍然没有开始放箭,而是继续埋头让战象前冲,似乎象轿上的残余弓箭手全是摆设。同时,因为缺乏“步坦协同”所带来的阵形脱节,南汉步军中的弓手距离吴越人还要额外拉开五十步至上百步的距离,自然还要许久才能进入放箭射程。
单方面的洗礼仍然在继续,南汉军的战象损失,已经达到了十几头的程度,占到了总兵力的一成。这些大象被射死的很少,多半都是被射杀了御者,或者因为别的伤情而发狂,被自己人从耳后刺杀的。南汉象军似乎顶不住这个压力,象轿上残存的弓箭手陆续开始开弓反击,但是射出的箭矢歪歪斜斜,坠地时距离吴越军阵还有好几十步距离。
一两支箭或许林仁肇还看不清,但是多了之后,比如两阵稀稀拉拉地箭雨之后,林仁肇哪怕是瞎子都能看清楚情况了。
“怎么回事?南汉军的弓弩居然如此力弱?不对,应该只有弓,南汉军似乎连一点弩都没有装备?这又是为何?按说骑乘战马的骑兵无法在马背上给弩上弦,不用弩也就罢了。象兵背上的弓弩手,可是坐在象轿里的啊,上弦应该很容易……为何会不用呢?”
林仁肇还在那里震惊,却听到一个呼声打断了他的思考,却是申屠令坚身形如飞地从旁边的鸳鸯阵中、蹿到了自己身前。
“都帅,末将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末将当年在赣南的时候,也多有体会,江淮之地的北兵因为天气干燥,筋腱绞弦易于保存,弓弩装备较多,到了赣南生苗地区,苗人便多用吹箭、投枪,哪怕汉人团练军也不爱用弩。听说到了更南方湿热之地,哪怕是筋腱加固的弓也不适合用了,这多是因为常年潮湿雨水,会让筋腱失去弹性,所以哪怕用弓,也只能用搓麻为弦的绳弓、弓体也无法以筋角加固、提升弹力。如此看来,和南汉军交战,我军尽可发挥弓弩之利啊!要是有办法保持距离……”
被申屠令坚一说,林仁肇心中那叫一个懊恼。他是福建人出身,按说福建也算比较南方了,可是怎么就没想到这一茬儿呢?许是他在吴越军中混得久了,连南方热带的气候特点都忘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