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剿匪(2 / 2)
第二种,是春秋季草甸拨踪法。一般来说,当人和马从草甸上经过时,由于行走踏踩,必定要留下痕迹。而且往往草斜倒的方向,即是土匪逃遁之方向。如若踏过的道中,已有部分草立起时,即说明人马已经过去多时了;如若无草立起,则说明匪徒刚过去不久。破迷是一种识破土匪设圈套的方法。当土匪遭到追剿打击时,往往化整为零,沿不同方向逃遁,以迷惑对手,这时,如果停止追剿,则正中匪计。所以当遇到此种情况时应向最大一股逃匪追击,将其歼灭后往往可查知其联络记号与集合地点,再一一歼灭之。
在黑龙江省的广大地区中,佳木斯是匪患的重灾区。佳木斯的南部和两南是崇山峻岭,原始森林遮天蔽日。佳木斯的东部和北部是大片的沼泽地和草甸子。在草甸子中,蒿草比人高,蚊虫肆虐。不熟悉路径的人,进去就别想再出来。如此荒芜之地,人迹罕到,成了“胡子”们的栖息地。然而,在29师吴俊升的领导下,历经半年时间,即基本肃清了这里的匪患。吴俊升说:“根据佳木斯的具体情况,我们在战术上采取了以下这些办法:
(一)当敌人集中时,我们要开始集中优势力量给敌人以致命打击,这样容易造成消灭敌人的机会,同时,也使敌人失去战斗意志。
(二)当敌人逃入山林时,应立即跟踪追击,力求连续战斗与追剿,使敌人没有喘息的机会。
(三)敌人逃入山林时,应迅速将其包围、在周围钉起钉子来。在土匪必经之路上,应设优势的阻击部队,再派出精干的部队带上干粮和锅,到山里露营,连续反复清剿。这虽然不能完全歼灭敌人,但容易使敌人溃散、瓦解与投降。
(四)为了断绝敌人粮食,必须很好地坚壁清野,使土匪无粮可觅,自行溃散。
(五)如敌人失去战斗意志溃散时,我军部队即可以大胆分散搜山,有时可化装成便衣搜索。
(六)在山林中清剿零散匪徒时,不宜使用大部队,尽量以小分队清剿。”
此举造成在北安地区的50余股土匪中,投降自新的就达3000余人。
除了匪患严重的黑龙江北安、佳木斯等地区外,吉林省西北部和奉天省南部的剿匪工作也取得进展。到1919年底,这两省各地共瓦解土匪100余股,击毙东北最大的匪首王乃康以下惯匪3000多人,连同黑省亦消灭股匪50000余人,基本上稳定了东北的局势。
剿匪所带来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政治威信上。由于匪徒在东北基本绝迹,各地治安情况有了很大好转,从而使警察及武装警察能够代替军人行使维持地方成为可能,为军警真正分离作了注角,还可能使得奉军由主要维持地方治安变成了一支真正的机动部队。
也是因为剿匪的成就,以及对于纯洁奉军士官的目的,在奉军扩充兵员的工作中,东三省巡阅使署、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均先后召开了会议,总结了奉军建军初期收编土匪部队和成分不纯人员的教训后,作了新的规定。这些规定包括:在扩兵中以基本群众成分为主,大批地吸收经过群众斗争的农民到部队中来,不得吸收兵痞、流氓、土匪、会道门等分子;扩兵对象都要经过审查,政治纯洁,来历及其家庭清楚者,方可吸收并进行细致登记,不能不经审查马虎凑数。;对来历不明,家庭情况不清者,不得收留。
借助着土地改革的威力,扩兵工作波及每一户贫苦农民。据统计,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土改兼扩军运动中,仅人口稀疏的佳木斯一地,就有5000余人参加奉军。而人口稠密的辽中地区等,参军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由于政策得利,以及“保卫胜利果实”的大力宣传,广大农民群众踊跃参军,使奉军的主力部队获得了比较大的补充。到1919年底,奉军共补充兵员5万多人,使得各师均达到1。8万至2万人左右,有的师还增编了补充团,各部队的装备也得到了改善。兵员的扩充,使机动作战部队得以加强,也给将来的扩编带来新鲜的血液和充足的人力补充。